日前,昆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鼓励省外高校毕业生到昆明就业创业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实施办法》)的通知,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补助,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在昆明就业创业风险和落户门槛,打造创业创新人才高地。
《实施办法》所指的高校毕业生,是指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在普通高等院校接受过全日制教育并获得教育部认可学历的毕业生(含教育部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根据《实施办法》,全日制国民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和留学归国人员到昆明就业创业,可以先将户口登记在其实际居住城镇的社区集体户后再择业;其父母长期在昆明居住的,可以将户口登记在父母城镇地区稳定住所。
租房补贴
在昆明就业创业的省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凭《租房合同》《劳动合同》及缴纳养老保险证明申领租房补贴。
补贴标准为:
博士研究生学历每人8000元;
硕士研究生学历每人5000元;
双一流高校本科学历每人3000元;
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每人2000元;
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在此基础上按照每人增加2000元标准给予支持。
创业贷款
对首次在昆明创业并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三年期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对毕业五年内,在昆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个人或团体经营的实体,与城乡劳动者签订并履行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由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其中,能带动3至5人就业的给予3000元补贴,带动6人以上就业的给予5000元补贴;再次创业的,按企业实际货币投资额的50%,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二次创业补贴。
岗位开发补贴
鼓励在昆明的企业和单位招用本科以上学历高校应届毕业生,对与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企业和单位,每招录一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分别给予用人企业和单位2000元、1500元、1000元、800元的岗位开发补贴。
“零门槛”落户
全日制国民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和留学归国人员到昆明就业创业,可以先将户口登记在其实际居住城镇的社区集体户后再择业;其父母长期在昆明居住的,可以将户口登记在父母城镇地区稳定住所。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来昆明工作的人员,不愿将户口迁入昆明市的,可办理《人才居住证》,享受昆明市居民户同等待遇。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或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高技能人才,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可以随迁到昆明落户。
《实施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统一组织实施,市财政局负责经费核算及保障,市公安局配合做好落户相关工作。县(市)区、各开发(度假)区人社部门做好各自区域内政策宣传和实施工作。到昆明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不叠加享受市级或县级制定的有关政策。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不列入政策资金支持范围。(春城晚报)
昆明日报:“零门槛”落户租房有补贴昆明放“大招”引人才背后的决心
毕业季又至,南京、武汉、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开出诱人条件,抓紧争夺人才。不同城市对人才释放出如此多的利好,或许你已经在犹豫:到底该去哪个城市呢?
日前,昆明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昆就业创业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实行“零门槛”落户,对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紧缺专业的毕业生,每人给予4000—元不等的补助。
“零门槛”落户
来了就是昆明人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在深圳随处可见的口号,彰显了城市的开放性,也成为深圳引才的一大利器。如今,在昆明也可实现“来了就是昆明人”。
此次出台的《办法》承诺“零门槛”落户。具体而言,全日制国民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和留学归国人员到昆明就业创业,可以先将户口登记在其实际居住城镇的社区集体户后再择业;其父母长期在昆明居住的,可以将户口登记在父母城镇地区稳定住所。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来昆明工作的人员,不愿将户口迁入昆明市的,可办理人才居住证,享受昆明市居民户同等待遇。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或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高技能人才,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可以随迁到昆明落户。
实践证明,人才跟着产业走。随着昆明产业转型升级,新增就业岗位增多,人才需求量加大,对人才的竞争成为必然。昆明去年刚入围“新一线”城市,对人才吸引能力还有待加强,支持大学生落户,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是动作比较大的一个举措。
除了“零门槛”的落户政策,昆明还围绕人才落户,从租房、生活等方面给予补贴。
《办法》规定,在昆明就业创业的省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凭租房合同、劳动合同及缴纳养老保险证明申领租房补贴。补贴标准为:博士研究生学历每人8000元,硕士研究生学历每人5000元,双一流高校本科学历每人3000元,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每人2000元,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在此基础上按照每人增加2000元标准给予支持。
对首次在昆明创业并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三年期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对毕业五年内,在昆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个人或团体经营的实体,与城乡劳动者签订并履行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由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其中,能带动3至5人就业的给予3000元补贴,带动6人以上就业的给予5000元补贴;再次创业的,按企业实际货币投资额的50%,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二次创业补贴。
此外,鼓励在昆明的企业和单位招用本科以上学历高校应届毕业生,对与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企业和单位,每招录一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分别给予用人企业和单位2000元、1500元、1000元、800元的岗位开发补贴。
决心这么大
“抢人政策”背后的玄机
从这些政策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昆明这一次对人才引进的决心相当大。背后有什么样的背景?制定该《办法》的市委组织部人才处相关负责人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
他介绍,从外部因素来分析,有做大人口规模、应对人口老龄化、昆明“人才家底”三个原因。做大人口规模方面,全国现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据统计,昆明现有常住人口约685万,要实现将我市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目标,首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吸引和留住大量人口在昆明工作生活,逐步扩大人口规模,尽快形成优质人力资源的聚集效应,打造二次人口红利和活跃的消费市场,实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老龄化是目前各大中型城市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昆明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约为45.2岁,预计到2030年,国内多数城市将面临年轻人口大幅萎缩,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状况。尽快引进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劳动力,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缺乏具有积极作用。
昆明的“人才家底”还有待丰厚。据统计,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28.5%,远低于成都(37.2%)、武汉(36.1%)等省会城市。一个城市的人口素质和结构决定着城市发展方向,只有吸引和留住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才在昆生活发展,才能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从外部环境来看,2017年以来,武汉、西安、成都等大型城市相继出台鼓励和吸引人才落户的优惠政策,引才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西安提出大学生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注册落户;武汉提出购房租房“打八折”,本科生年薪保底5万元……要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占有一席之地,防止人才大量外流,唯有扩大人才政策覆盖面,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
2017年,武汉市以“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计划”打响了“抢人大战”第一枪,大学生买房、租房享受八折优惠,政府给予优惠补贴等政策引起轰动。据统计,2017年武汉户籍人口新增19.8万,显著刺激了经济提升。
事实上,人来了,从宏观角度来看,会起到增加城市劳动力数量和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城市新“居民”对日常消费品和服务业市场将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城市发展活力、刺激经济增长。新引进人才创造的价值和产生的消费,对于地区财政增长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数十万到百万人来了
昆明担得住
虽然引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对于城市发展有很多积极作用,但大量人才引进对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交通和自然环境承载方面带来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那么,数十万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昆明是否担得住?
这位负责人表示,经与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等单位共同研究,数十万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来昆,对市级财政支出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引才过程中求职、租房和就业创业补贴方面的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在教育卫生、交通物流、医疗养老等其他方面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另外该《办法》以“试行”的形式下发,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将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统筹兼顾、稳步实施,要及时发现和分析工作开展中出现的新状况和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纠正政策偏差。
其实,不论城市制定发布怎样的人才政策,都应该适合城市自身的区位发展。
“吸引了年轻人和高素质人才的城市,还应该通过深化改革来提供就业岗位、公共服务等,让更多人愿意留在昆明,觉得在昆明奋斗有希望、有奔头。”业内人士建议,落户政策应与户籍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政策同步推进,不断优化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才能留住人。
事实上,昆明近年来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持续发力。以去年为例,全面实施主城区小学“三点半”课后服务,成功引进上海师大附中等4所名校,引进名师79名、名校长4名,高考本科上线率和一本上线率较2018年分别提升6.79个、3.35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方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9家国内一流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日前,昆明市印发《昆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明确发展7大重点领域,实施8大工程,将大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昆明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