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学都特别好奇,为什么很多大型央企国企,比如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烟草等公司招聘正式员工只要应届大学毕业生而不通过社招呢?
即使有面向社会的岗位需求,大部分也是内部单位选聘,竞争上岗,再不就是走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没有正式工作编制不说,招聘要求还极高。
丽丽分析,共有以下三点原因:
1、“校园招聘”是央企国企的社会责任
说到国家背景,央企国企不仅承担着经济责任,同时也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工作层面来说,这个社会责任就体现在解决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
每年毕业季,媒体上总会报道,毕业人数创新高,找工作越来越难之类的。重视大学生就业,是国计民生十分重要的一环。不然,父母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这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啊。
所以,央企国企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任务指标,吸纳应届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加上国企人员流动性较低,除非违法乱纪或者犯了大错,单位基本上不会开人,因此,校园招聘的人员数量,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企业人员需要了。
就像现在,因为疫情影响,现在好多私企都在裁人,但是像国家电网这样的央企,校园招聘却在扩招,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单是湖北地区就比往年扩招了将近20%。
这就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啊。
2、社招成本太高,薪资没有竞争力
我们都知道,央企国企属于半个体制,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而稳定的代价,就是薪酬增长速度低。相比于那些互联网高薪单位,央企国企的工资竞争力是较低的(当然国家电网还是不低的)。
所以,即便是想要招聘有经验的人士,绝大多数也是从企业内部基层单位走内部竞聘,如果不得已非要公开招聘的话,要求和门槛也设置得非常高,原因就是六个字——降低招聘成本。
校园招聘涉及到的私人关系少,要求量化、招聘流程规范,而且应届生最开始很好统一岗位和薪酬。
但是社会招聘就不好说了,面向对象太复杂,不同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就业单位等等,他们的实用性非常难以量化,给多少薪资也不是一拍板就能定下来的。所以,总的来说,社会招聘不如校园招聘来的实惠。
3、校招是最大限度的公平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央企国企开放社招了,单位的人员构成会变成什么样?估计就跟古代官荫制度似的,什么家属都来了。
不管学历,不管年龄,也不管业务水平,只要说得上话,铺天盖地的关系户没准都来了,到时候谁负责干活?国企改革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所以,索性,谁的关系也不行,统统校招。
可能会有人说,难道校招就没有点特殊情况吗?我想说的是,校招就像高考一样,已经是给普通人最大限度的公平了,起码从学历、应届、专业等几个方面,就可以过滤掉大多数“不合格”的人了。
对于我们普通同学来说,只有最大可能的将自己的分数提高,才能增加自己的入职概率,我们用分数去碾压别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公平的呢?
所以说回来,想进大型的央企国企,一定要抓住校园招聘的机会,利用好自己应届生的身份。
工作选择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步,但同时,也要协调好自身的期望与实力,毕竟,找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实在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