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惠斌:
“十四五”期间,区人社局将围绕我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发展主题和“提升核心优势,深度产城融合”发展主线,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劳动关系。
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龚惠斌
就业服务精细化、菜单式、保姆式
“十四五”期间,闵行区人社局将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依托就业市场大数据,着力搭建多层次就业服务平台,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以需求为导向,制定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见习、创业咨询等服务清单,推行精细化服务、菜单式服务、保姆式服务。
“十四五”稳就业工作目标
完成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6万个;
帮助成功创业3000家;
职业培训30万人次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以内;
地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重点就业服务群体
通过打造“云端展台”,开展职业指导、推荐职业培训等在线个性化服务,提高人岗匹配成功率。
积极开发一批新公益性岗位,充分发挥政府托底安置就业职能,确保区内居民“安居乐业”。
人才就业服务
打造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
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以本区重点产业、重要企业中高端用工需求为导向,面向长三角、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对接平台。
提高人才匹配能效
进一步加速产业链和人才链的快速匹配,逐步形成规模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能级。
扩大社保覆盖面提升社保待遇水平
1、平稳有序落实被征地人员的社会保障
在征地项目实施过程中,健全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被征地人员政策宣传解释,建立“一人一档”跟踪服务,引导群众自愿签订确认书和选择参保方式,切实缓解出劳难的问题。
重点关注临近退休且“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新征地人员和原“镇保”且累计“职保”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人员,指导街镇建立跟踪和保障机制,确保政府项目推进与老百姓社会保障落实无缝衔接。
2、提升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提高个人缴费水平,鼓励长缴多得;
提升本区城乡居保养老人员的保障待遇;
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水平,按适度、梯度原则合理确定生活费调整幅度,稳步提升征地养老人员的保障待遇水平。
3、大力助推全民参保计划
本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人员分类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政府代缴到位、待遇发放到位,做到“应保尽保”。
建立区、街镇职能部门协作机制,提高动态管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积极引导“未就业参保的40周岁以上”和“重残低保”两类重点人群参保,锁定对象,全力纳保。
持续加强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在巩固建筑业按项目参保工作成果基础上,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确保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保障。
劳动争议多元处置机制逐步形成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完成区、街镇、园区(楼宇商圈行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四级网络体系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劳动争议先行调解率不低于65%,综合调解率不低于75%。
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落实各镇、街道(工业区)网格内劳动关系协调管理责任,群体性劳资矛盾突发事件事先预警率达80%,用工信息采集完成率达95%以上。
健全劳资矛盾预警机制
建立多部门数据汇通的劳动矛盾预警信息系统,落实按时预警排摸上报工作机制,形成融劳动保障、经济管理、市场监督等多部门的预警信息汇总制度。
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过程记录,适时推动“网上监察”。
推进劳动保障监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接长三角地市落实监察机构间的工作联动,解决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发生的劳资矛盾。
加强部门联动多方位统筹推进欠薪治理。
推进欠薪入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制度建设,追究恶意欠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形成“不敢欠、欠了不敢跑”的氛围。
完善农民工欠薪治理目标考核制度
针对欠薪企业及其经营者,研究惩戒“组合拳”
发挥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和仲裁维权功效
深化先行调解、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劳动关系体系
积极健全完善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
全面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标准化建设
加强长三角地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协调联动,与长三角地区仲裁院建立“友好仲裁院”关系。
探索区域性、行业性以及企业调解组织发展路径
推进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延伸下沉,引导争议属地化解。大力发展多样化的调解组织培育模式,指导街镇围绕重点园区、楼宇以及重点行业发展培育调解组织,通过关口前移,将服务平台向下延伸,在开展南部闵开发、北部虹桥商务区“劳动关系和睦+”项目试点基础上,打通劳动争议调解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搭好三个平台,做好三项服务
就业供需平台
1、数字化转型,通过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设,实现精准匹配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用工的供和需。
2、点对点服务,建立就业专员负责制,配合区内重点企业制定年度用工计划。
3、市场化配置,研究探索针对劳务中介机构的激励政策,以市场化力量做好本区企业人力储备和保障服务。
4、多方联动,做好职业培训规划,结合本区南北产业布局、“4+4”产业导向,定位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大门类开展职业培训,联动长三角地市、中高职院校、行业协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施单位等培训资源,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合作办班培训模式。
人力资源平台
1、在功能布局上,争设“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受理点”“海外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受理点”,充实区级人才服务平台功能,将服务触角向基层、企业进一步延伸做细;
2、在人才规模上,以本市“人才新政”为契机,人才引进数量再上一个等级;在招才引资上,用足用好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把更多优质企业留在闵行、吸引到闵行。
争议调处平台
1、建设区级劳资矛盾预警系统。对接纳入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利用多方数据综合研判企业劳资矛盾隐患等级,提前介入处置,有效提升预警能力。
2、大力推动前端调处。持续深入开展案前调解、集体协商、用工体检,相关服务功能向园区、楼宇、商圈和企业覆盖,帮助企业规范用工,化解初期隐患,为企业专心经营创造有利的用工环境。
网友提问
市民张先生: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被减薪或是被强迫离职,这些人很多都是4050,希望政府能够对这些人更多的关爱,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培训方面的政策,或连接一些社会组织等资源帮助他们再就业。
答复: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区稳就业工作压力凸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疫情下的就业民生工作,要求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力度。疫情期间区人社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闵十条”意见,出台本区“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操作细则,制定了企业失业保险返还叠加政策;推进市级稳就业补贴政策落实,缓解受疫情影响的重点企业和困难行业企业用工压力;鼓励企业开展“线上培训”、“以工代训”等工作,助力企业职工在疫情期练好“内功”。通过综合施策,有力缓解了企业的实际困难,稳定了企业就业岗位,为本区就业局势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网友提问: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有没有什么新的政策和考虑。
答复:青年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是人社部门的重点工作,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在帮助青年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
首先在创业方面,青年大学生可以享受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场地补贴、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鼓励创业专项补贴等多项补贴,应该说囊括了大学生创业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轻装上阵;
其次在就业方面,现有就业援助政策也已经覆盖到就业困难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本区出台的青年见习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政策是专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政策,在大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之间搭建对接平台。
以上这些政策举措为大学生在闵行就业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这一群体,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兜底保障服务,推动毕业生群体实现多元化就业、灵活就业,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audio标签。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