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临港新片区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暨科技创新大会。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启动了全国首个片区性人才企业年金计划——“临港新片区人才企业年金计划”,同时揭牌设立了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
大会还表彰了19名临港英才,表扬了2021年度引才十佳单位、科技创新服务保障先进单位和十佳标兵。对第一批5家人才工作服务站、科技创新服务站和第二批8家科技创新型平台进行了授牌。
为加快构筑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体承载区,朱芝松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左边习近平右边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对人才事业发展、科创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加快临港新片区人才集聚、创新策源步伐。
01要全面领会、准确把握,深刻认识人才和科技创新对于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把人才资源放在最优先位置,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高点定位、争先进位、主动担当,深入学习领会左边习近平右边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八个坚持”,把临港新片区人才发展放在全市乃至全国人才工作大局中谋划,发挥好“头雁效应”,为全市加快形成人才资源全球竞争优势作出更大贡献。
02要咬紧目标、狠抓落实,以“五个重要”为统领,统筹谋划和推进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需求导向、以用为本、按需引才,按照产业定位、城市所需、发展所需,紧贴重点前沿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生态发展需求,加快引进“高精尖”人才、产业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推进协同创新、融通创新、基础创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国际创新协同区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推动国家重大科学设施装置和国家级研究中心的加快建设运营。加快构建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03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营造人尽其才、人人出彩的人才工作和科技创新良好生态要细化制度供给,坚持试点先行、改革牵引,用好“三个自主”管理权限,大力探索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实施吸引力更强的人才支持创新政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美化软硬环境,高水平、高标准、高品质建设好南汇新城,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着力破解人才阶段性住房难题,优化人才医疗教育保障机制,强化金融支持,完善中介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要深化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创生态,推动先进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在临港新片区率先落地,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以企业和个人作为缴费主体的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共同组成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
2021年11月24日,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本市企业年金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试点开展片区人才企业年金”,其中明确临港新片区可以统一发起建立人才企业年金。
此次,临港新片区启动的人才企业年金计划,不但在创新引才留才手段上有所变化,还在企业年金制度上有所突破。
据悉,临港新片区人才企业年金将制定相关企业和人才准入标准,吸纳尚未单独建立企业年金的驻区企业各类人才参加临港新片区人才企业年金,在企业年金发起主体、参加企业年金计划人才条件、财政资金激励等方面均有突破。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处)谭荣友介绍,与现行的企业年金制度相比,企业年金的发起主体由企业变为片区,并将制定一些标准作为门槛,同时,可以运用财政激励的手段形成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参加片区企业年金计划。
“希望通过给予人才个人账户资金激励、优化设计个人缴费梯度差、完善权益归属和基金管理机制等,推动实现临港企业‘打工人’成为临港事业‘合伙人’的美好愿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选择临港、扎根临港,共享临港新片区改革发展的长期红利。”他说。
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持续完善人才制度和政策体系。自挂牌以来,累计实现人才引进、落户1.98万人,其中2021年引进、落户人才1.3万人,达到2020年全年的3倍。此次“人才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布,叠加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直接落户政策效应的释放,无疑将在不久之后引发新一轮“到临港去”的热潮。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临港新片区已全面构筑起梯度化人才引进政策优势。此次临港新片区发挥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率先试点探索全国首个片区人才企业年金,将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中长期激励,增强临港新片区人才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