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不到三周,上海市委召开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以此宣示这座城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决心。
回望历史,指向的是未来。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座城市的未来,关键之关键,则在人才。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新的历史决议的最后专列一段,阐述“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此段结尾写道:“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人才”议题在上海的热度近期持续居高。就在这周,上海密集公布多项人才落户新政,释放大力延揽人才的信号。
而在市委全会召开前几天,高规格的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郑重提出,要“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
上海需要怎样的人才?人才需要怎样的上海?两个颇为耐人寻味的问题背后,有一套特别的“人才观”。
国际化导向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是当下的公认趋势。2018年3月,多地推出重磅政策招才引才。当年召开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上就表示,上海对此“不能不以为然,也不能简单复制效仿”。
从正向意义上说,“抢人”不是坏事。任何迫切需要提升竞争力、并志在长远发展的城市,都要有不断延揽各类人才的意识。人才多多益善,应尽可能减少阻碍人才引进、培育、流动的门槛,亦应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项共识。
理论上,所有有追求的城市都在揽才,都需要揽才。但如何揽才,却有重要的章法——人才招引并非简单的砸钱砸物,更不能导向内耗式的、同质化的、低层次的竞争。
上海也要揽才,但不需要、也不能以简单片面的方式揽才。更重要的前提是,上海需要明确,自己最需要的是怎样的人。
上海的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应该具有哪些特征,侧重点在哪?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人才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彰显国际化的人才导向,构筑世界级的人才平台,实行更开放的人才政策,造就战略性的人才力量,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其中,特别强调要大力引进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
面向未来发展,上海如何更好发挥作为开放枢纽门户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提升人才国际化程度、提高顶尖人才集聚度,如何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卡脖子”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如何使人才队伍更好匹配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还需在已有基础上花更大力气破解人才难题,加倍努力推进人才工作。
也是因此,李强在会上再度强调,上海要展现不一般的人才视野,以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包容的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上海。
综合优势
全球揽才,需要有全球视野,亦需采取全球通行的、符合未来人才方向的揽才方式。
李强表示,延揽人才,各地各有比较优势。相对而言,上海最大的优势应该在于国际化、开放性、综合性。
“(人才)在这里能找到对得上话的人,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力。”他重申了自己曾多次提出的观点。
对全球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创新人才来说,物质待遇固然重要,但未必最重要。机会、平台、环境、创新土壤等多种因素,更具有不可或缺性。
而作为一座开放度高、“流量”大的中心城市,上海无疑应在这些方面率先垂范,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基础,为人才集聚、碰撞、交融提供丰厚土壤。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人才最缺的是什么?是平台。”李强说。
在他看来,上海承担多项国家战略任务,拥有丰富、多元、高能级的平台,既包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也包括进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这样的重大展会平台。完全应该将其联系做广、能级做强、影响做大,“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
同时,上海亦有必要发挥自身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让高效、贴心、恰到好处的服务,成为吸引各路人才的重要砝码;用独特的软实力、软环境,打造“对人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上海的人才工作,不拼重金拼服务,不拼重金拼环境,给各路人才更多“爱上上海的理由”,这一工作取向日益成为上海各方面聚才揽才的基本共识。
当然,对各类人才,尤其是致力创新的人才来说,一个地方最重要的吸引力,来自于从业本身的环境。
一套尊重专业、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并最大程度为人才破除繁文缛节、解除后顾之忧,这是创新人才的核心诉求,亦应是环境营造的重点所在。
“解绑”放权
近期多个场合,市领导都曾专门谈过人才体制机制层面的突破。在人才工作会议,以及一周后召开的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李强提到一个词:解绑。
在谈到要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真正为人才松绑,最大程度激发创造活力时,他特别说,不仅是松绑,还应当解绑,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减少对微观科研活动的干预,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解绑,不合理的限制都要取消,不应有的绳子都要拿掉。
11月初,李强曾围绕人才高地建设专题调研。位于张江的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所介绍的颇具突破性的人才管理机制——经费有保障,科研自主干,管理充分信任,成果由业界和国际公认标准评价——令人深感触动。李强表示,应当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几周后,李强在人才工作会议上再度谈起当时的见闻,一再强调要“放”出活力,而不是“管”出活力。
会上明确强调,上海要率先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争取海外人才引进制度率先突破,进行全周期的政策设计,力争推出一批更有显示度的改革举措。
而在政策、制度之外,更根本的,是观念之变。
李强表示,科研管理方式、人才使用机制,都要以信任为基础,在人才管理上要做“减法”,在激励上则要做“加法”乃至“乘法”;人才评价、科研成果评价,不能看谁的“帽子”多、论文多,而要看创新的价值、能力和贡献;对真正有能力、有贡献的人才,要创造条件帮助其成就事业、实现价值。
上述种种,都被概括为一种“上海爱人才,人才爱上海”的景象。而对这座志在成为人才高地的城市来说,“爱”首先未必来自物质的给予,而在于精神的包容、信任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