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睿评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让我堵心了半天的视频。
在视频中,一位“双非”院校的女研究生双眼透着迷茫,讲述着自己在招聘会上的经历。
跑了好几个城市,去了好几所学校,投了若干份简历。
虽说投完简历石沉大海是常有的事,但是她所经历的,是当自己做了“双非毕业生”的个人介绍后,连简历都投不出去…
“985,211真的毕业生太吃香了,我们双非的研究生没人要”。
隔着口罩,我都能想象到她神情的失落。
而照着屏幕,我也能看出自己的心态有点崩。
毕竟,我一个双非本科生,比她还差远了呢。
可我还是有点纳闷。
因为在前些年前的招聘会上,研究生还是很受欢迎的。
而且,过去也没听有多少人拿“双非”出来说事。
但是,这些年“双非”研究生求职受挫的消息,反而在快速增多。
就连有些县一级的小学老师招聘,门槛都是“双一流”。
更甭提贵为国内高校“天花板”的清华北大高材生,去私立学校扎堆当老师的事了。
双非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怎么突然就有点“断崖式下跌”的味道了?
我看了看视频下面的评论,有人痛斥招聘企业学历歧视,有人质疑研究生的含金量。
说实话,我虽然同样也为这位双非女硕士的经历而难过,但这事,可能还真不能这么看。
十几年前,我读大三的时候,看着招聘会的现场,心潮澎湃。
但刚开始,我并不知道那些招聘企业,除了公开招聘应届生之外,还有“顺道儿”去抢那些稀缺专业大三学生的公司。
我也是“命好”,当初被调剂到了一个稀缺专业。
所以同班同学里只要是不考研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宿舍里躺着躺着,就被两家上市公司抢走了。
而到了大四招聘会的时候,我们也是穿着短裤蹬着拖鞋,去围观西装革履的其他专业同学去投简历。
不过,大伙似乎并没有人为此感到有多高兴。
反而是开始担心一年前签的这家公司,到底算不算得上是国内最好的同类型企业。
虽然这段经历,看上去像是有点“凡尔赛”内味儿,而且,和双非女硕士的经历也完全相反。
但是这一正一反的两个例子,却反映着学历和求职之间,悄然变化的关系。
关于研究生求职难,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学历的含金量不如以前了。
这可能存在。
但坦白地讲,即便是如今的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也不低。
毕竟,他们是从只占同龄人数量约17%的本科生中,进一步优中选优的人才。
但是企业招聘时,对专业的需求增长速度,却没赶上部分专业人才的增加速度。
供需关系的变化,让企业,尤其是热门企业在招聘时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拿985和211作为门槛,虽然简单粗暴,但也提高了招聘效率。
毕竟,能在金子里筛金子的话,没有人会到沙子里去淘金。
双非女硕士求职的方向,应该是教师。
但是教师的门槛前面也提到过了,正是供远大于求的关系。
所以,这是她求职碰壁背后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平台。
每个人在毕业季,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都想先一杆子杵到头,找一家业内知名的企业去碰碰运气。
即便是难度会很大,但是在时间成本还很低的阶段,试一试倒也无妨。
学生有优良中差,企业也分三六九等。
如果“出身”与目标差太远,这怕是也很难互相能看对眼。
我的一位同学就是如此。
在我们满足于上市公司的待遇时,他的“学霸包袱”,却让他一心只想去外企。
但是一个稀缺的专业,很难突破学校名望的壁垒。
兜兜转转了几圈之后,他只能找了一家目前已经面临破产的国企。
我承认,追逐更高的目标,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尝试的事情。
但是想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更应该想的不是去碰运气,而是先让自己去进一步镀金。
研究生的求职之殇,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
到了今天,却变得稀松平常。
而将来,情况似乎也不见得会有所好转。
因为在各行各业脱离了野蛮发展阶段,逐步进入正轨后,两极分化是一种自然淘汰的结果。
也就是说,未来的企业,可能会大的很大,小的很小。
不过,事情并不完全是悲观的。
小企业虽然小,但留下来的都是专业性极强的“小而精”。
只要是扎实肯学,研究能力过硬的研究生,即便是双非院校毕业,也会在这类更注重个人价值的企业里,炙手可热。
而大企业招聘门槛虽高,但硕士学历也并非终点。
如果心有不甘,那么继续深造也能让你拥有更具分量的敲门砖。
虽然出路依然很多,但是也千万别忘了,无论是求职还是深造,知识都是让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未来的每一天,你也都会感谢那个曾经为前途拼过命的自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