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化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随着“双一流”等国家战略的推出,信息素养等大学生必备能力的培育变得尤为重要。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课程、科研、网络、服务等育人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双一流”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在学术和网络资源使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等方面的信息素养能力亟待提升。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深入分析学习周期和关键时间节点的基础上,采取“三台联动”的方式,以密集型、立体化学习支持服务网络辐射全校,实现对人才培育的多维度精准支撑,取得了良好成效。
坚守初心,系统规划
2015年以来,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始终践行服务师生的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学习、精炼内涵、追求品质、智慧服务”为核心思路,规划和形成了适应“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服务体系。为强化大学生信息素养,图书馆将信息素养教育“生动的云讲台”、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推广“立体的服务台”、馆员与师生之间交流“实时的咨询台”融合使用,构建了立体化的学习支持体系,多维度精准支持师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深耕一线,扎实推进
图书馆馆员们以“三台联动”的学科化服务为主线,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平台,依托“生动的云讲台”、“立体的服务台”、“实时的咨询台”,深耕在服务一线,用勤劳和智慧连结起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纽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契合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齐心协力,共建“生动的云讲台”
馆员们通过Zoom平台和图书馆多媒体培训教室,结合图书馆教学支持网页、培训反馈系统与学校Canvas平台,采用在线直播与现场讲座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带来了主题广泛、类型多样的讲座培训,齐心协力搭建了信息素养“生动的云讲台”。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开展定制化讲座培训:面向全校师生推出常态化滚动培训,面向新同学开展导览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新生培训,面向留学生群体推出双语信息素养教学,围绕本科生科创需求举办问题导向的PRP&IPP项目信息素养辅导和交流活动,面向院系专业课程无缝嵌入信息素养讲座,面向交叉学科平台学生开设信息素养学分课程……教学内容也包罗万象,既有文献检索与利用、科研软件与工具运用,也有学术道德与规范等主题,引导学生高效快捷、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学术和网络资源。
与时俱进,创建“立体的服务台”
通过图书馆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各学科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学科博客、新生专栏、思源微课、“交我办”APP图书馆栏目等“立体的服务台”,馆员们积极宣传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推送贴心实用的服务,将最新的资源、最好的服务和最受欢迎的技术工具第一时间带到读者面前,让院系师生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产生最直接、最鲜活的认识与体验。同时,深入扎实地开展支持各院系课程线上及线下教学的电子教参服务,开发和建设电子教参系统,制定在线教学资源保障方案,在多渠道征询教材及教参需求的基础上,经过资源查询、整理、订购、数字化加工、版权处理等流程,为全校课程教学,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高质量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推陈出新,搭建“实时的咨询台”
灵活运用微信(群)、QQ(群)、学科博客、留言板、网页专栏、电子邮件、电话等现代媒体与通讯手段,搭建起馆员与师生之间“实时的咨询台”。一座座参考咨询的绿色通道,使得图书馆咨询服务摆脱了传统被动模式的限制,展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姿态。馆员们围绕师生教学、学习和科研的全周期,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和工具,全天候与院系师生互动交流,快速解答读者的各种疑惑,增强了学科服务的黏性,也为学科服务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图书馆借助“三台联动”,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已成为推动学科化服务、支撑师生教学科研、辅助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中流砥柱。
厚积薄发,成效显著
“三台联动”是图书馆支持学校创新人才培育的行动纲领,馆员们巧用各类网络平台与技术工具,坚持多维度融合育人,助力读者信息素养提升,构建出立体化服务网络与长效工作体系,在支撑学校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动的云讲台”效果佳
不论是信息素养学分课程等特色讲台,还是新生培训、滚动培训、嵌入课程等常规讲台,馆员们都注重不断推陈出新、精心准备实施案例并不断提升授课技巧,收到了良好的实效。2020年春季学期,图书馆加大了学分课程的建设力度,开设了通识课《信息素养与实践》、自然科学平台专业必修课《信息检索与利用》、公共选修课《网络环境下的文科信息检索》,以及和媒体与传播学院合作的专业必修课《文献检索与解读》共4门学分课程,均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覆盖8个教学班,518名学生受益。新生培训、滚动培训、嵌入课程等也以直播及录播方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技能,为用户提供了“疫情期间”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迄今累计开展线上滚动培训33场次,6,505名读者受益,平均146人/场。
此外,契合师生碎片化和个性化的学习与研究特点,围绕学术资源、科研素养、工具利用等主题,打造“思源微课”短视频在线教育品牌,在图书馆网站创立专栏,并在腾讯平台同步发布,较好地满足了师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的需求。至今共发布37个微视频,总点击量28,728次,平均点击量达776次,受到了师生的广泛使用和好评。
目前,在线教育模式已全面融入图书馆学分课程、嵌入课程、双语教学、新生培训、滚动培训、PRP&IPP课程等多个信息素养教育品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面推进,充分适应了疫情防控的时代特色,有效拓宽了师生的资源获取渠道。同时,立足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用户应用场景,使分层分类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覆盖学生全学习生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促进用户信息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在第六届“知网杯”上海高校信息资源发现大赛决赛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组织三名同学组队参赛,团队成员不负众望,在12支参赛队伍中摘得桂冠,其中有两位同学曾经接受过图书馆信息素养学分课程的系统教学。
“立体的服务台”受众广
围绕院系师生对学科资源、分析工具、评价指标等学科资讯的需求,图书馆利用“三微一博”(微博、微信、微课程、博客)等新媒体宣传渠道构建的“立体的服务台”,实时推送学科群数据库、常用工具、核心期刊查询、讲座培训等学科资讯与服务,深入挖掘资源和服务内涵,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使得广大师生群体受益。截至2019年底,各学科服务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累计推文758条,点击量超11万次;学科博客累计推文7,700余篇,点击量超1,700万次,为师生群体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深入支持学校各院系的课程教学,2011年起,图书馆开始探索电子教参服务,截至2019年底,累计为全校13,630门次本科生课程提供全文电子教参资源7,374册,使用量达74,810次。2020年,为支持学校混合式教学工作,图书馆面向全校课程提供在线教学资源保障服务,截止到10月底,共收到32个学院/研究院、2,000余门课程反馈的5,000余册次需求,保障率达96%,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实时的咨询台”覆盖全
馆员们通过面对面、电话、邮件、微信、博客、QQ等线上线下多途径组建的“实时的咨询台”,及时与读者交流,解疑答惑,广泛支持学校各院系师生群体的教学和科研等核心工作。截至2020年10月,针对院系咨询服务建立了77个微信/QQ群,年均服务7,700余人次;累计解答超4万次,真正做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同时,为了精准支持创新人才培养,2020年图书馆协同教务处和学生创新中心,面向本科生建立了13个PRP&IPP项目学科专属馆员咨询群,实时解答学生咨询,定期在微信群发布信息检索、信息利用、学术产出、成果展览和交流等学生关心的活动内容,并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其量身定制学科专场培训辅导,这是图书馆对读者“咨询服务在线上、在路上、在心上”的体现,也是师生对图书馆服务的依赖与信任。
展望未来,行稳致远
展望未来,图书馆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三台联动”,稳步、扎实推进教学支持服务的各项工作,注重高水平馆员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揭示,巧用线上线下多途径咨询路径,不断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深度与效果。
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筑牢“云讲台”
师资队伍是提高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的根本,决定着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水平与可持续性发展。后期,图书馆将加强信息素养授课馆员团队的整体能力建设,为各类教学活动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组建培训类信息素养教学研究小组,由有经验馆员带教,分类分层培养一批新馆员和有授课经验的馆员,承担滚动培训、专题培训、新生培训等各类讲座;组建学分课程教学研究小组,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建立课程规划、集体备课、教学内容审核和课程总结等一系列制度。同时,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督促馆员学习和掌握线上线下教学技能,熟练运用Canvas平台、Zoom平台、雨课堂、录播软件等,不断探索在线直播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
加强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揭示,充实“服务台”
目前,图书馆已在主页建成思源微课、新生专栏、学习中心、讲座培训系统、电子教参等多个服务平台,便于学生按需获取各类教学资源。未来,图书馆将充分发挥现有服务平台的作用,采用自主建设和网络资源精选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信息素养教学资源的内容,提升相关学习资源的品质:一方面,通过学分课程、滚动培训、院系培训、嵌入课程和思源微课等,着力建设一批优质信息素养课件和教学视频;另一方面,定期搜集特色MOOCs课程、网络开放课程和数据库商培训等在线免费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发集各类资源为一体的学习资源平台,精选高品质资源并整合为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包,方便读者随时随地按需使用。
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优化“咨询台”
十余年来,图书馆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首创了泛学科化服务体系,深受师生好评。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将进一步创新学科化服务模式,在现有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将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深度融合,保质高效开展人才培育支持工作: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工具管理各类学术资源和研究数据,持续优化读者使用线下服务的体验感;以移动化、虚拟化、智慧化服务为目标,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一站式线上咨询服务。此外,在保护读者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收集和挖掘读者的需求类型、行为习惯与反馈意见,进行关联分析,从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精准推送学习资源,在提高服务精度和长效性的同时,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而今,“双一流”战略持续深入推进,随着“十三五”规划全面收官与“十四五”规划布局谋篇,图书馆将一如既往以左边习近平右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建设目标和思路任务,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依托“三台”联动长效服务机制,着力推进三向量式信息素养培育服务:稳住常量,提供面向学习科研全生命周期的教学支持,保障常态服务;确保质量,抓住服务创新高地,提升服务深度和精度;研判变量,准确识变、合理应变、敢于求变,确保服务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交大”建设提供高品质教学资源与服务,让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成为一个开放、交互、互联的知识创新服务平台,赋能学生提升素养、追求卓越,助力建设美好未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