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成为首批“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在本校和两所中等职业学校采用“一年甄别、三年转段、七年毕业”的方式进行试点的高校之一。这两所中等职业学校及所对接的专业分别为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和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时至今日,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对接的中等职业学校已增至九所,专业也增加至五个。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它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方面它教会人们认识自然界,认识宇宙,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几百年来累积的丰富科学和思想文化成果,有助于培养人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在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中,大学生学习物理将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物理不仅是为专业教学和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课,它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通识性的必修基础课程。
一、大学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从很多高校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工科学校的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感觉到非常头疼。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物理在高考中属于自主选择科目,而物理学科知识面比较广,内容又复杂,因此很多理科学生在高考的时候都会避开物理科目的选择,因此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的时候一点物理基础都没有。这一情况在中等职业学校更为严重,物理学这门课程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是不开设的。中学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基本是物理概念的介绍,学生的物理基础十分薄弱。这就导致需要借助高等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本来学生心里就感觉比较深奥,由此变得更难学了,所以不少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学习大学物理。我们通过对一个大班(包含三个自然小班)进行一个学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大一第二学期刚开始上这一门课时,态度非常认真,也时常会问教师一些问题。
但是,到了课程上了三分之一课时的时候,班里就出现了一半以上的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多数学生上课总是低头玩手机,还有的学生一进教室就是睡觉。此外,通过在课堂上的提问,教师还发现学生没有提前预习知识的习惯,课堂上的学习只是一味地被迫接受教师讲的知识点,对未知或者未理解的知识缺乏继续探讨的动力。课后布置的作业反馈显示,学生大多勋在抄袭的现象。即使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一部分学生仍然没有紧迫感,不愿意花时间复习,甚至一些学生抱着作弊等侥幸心理参加考试。期末考试时,学生试卷卷面的不及格率竟然高达50%以上。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究其原因,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三年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轻松,并且习惯了教师监督、督促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进入大学以后,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改革的探索
首届“中本贯通”项目从2014年开始实施,目前参与“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学校和专业在不断增加,但是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循,因此我们发现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在贯通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有所不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贯通这一培养模式下,实现中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在于课程的衔接。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如何做好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教学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教材的建设
通过对前面两届“中本贯通”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正在使用的大学物理教材并不适合他们。大学物理中物理知识的应用,需要借助高等数学工具来实现。然而,不少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本来就比较吃力,要求他们再结合物理定律或者定理解决问题,对多数学生而言难度系数较高。针对这一情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物理教研室专门组织了一些教师,联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编写了“中本贯通”版大学物理教材。教材中侧重对学生物理概念和知识以及物理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介绍,引入了科学家的介绍,特别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减少了需要通过复杂计算来处理问题的例题和习题;在知识结构的叙述中,则仍然沿用了大学物理教材中章节讲述的顺序,保证了中职教育和应用本科教育的课程衔接。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其效果,并对教材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必要在贯通的教学中做出改变。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不太适应这种大班化且节奏快的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下,大学物理教学可能需要更多的师生互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当下推广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和有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据翻转式课堂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提前进行知识自学,然后空余出课堂教学时间来解答疑惑。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着重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在知识的讲解上,将由以重要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为重点转向以重要物理定律的运用、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以及实验为重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如霍尔效应及其应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和光电效应等实验。总的来说,在这一贯通模式下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教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情况的反馈,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切换,在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整
以前本科学生的成绩评定标准多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对于“中本贯通”的学生,需要改变这种考核方式,增加过程化考核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即除了平时成绩中所考察的课堂出勤、课上表现和课后作业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设讨论课、定期举行小测试等,增加这些项目在总评中的比例。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情况,也能增加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同时按章节随堂测验,作为对学生学习能力考核项目之一,一方面方便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获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反馈,方便教师后面对于教学方式的调整。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衔接中,大学物理课程的衔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大学物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改进,为学生后续开展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