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初开始,在农业为主的社会里,以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就成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的社会一直保持着这种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之间仿佛有一道天然的分界线,但随着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质量的升级,这个界线随着人口流动正在变得模糊。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城镇化加速的40年,城市化带来了我国大规模的人口迁居。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从中小城市流入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定居。百度地图慧眼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实验室通过研究春运人口迁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迁居流动的特征。根据他们研究的结论:迁居人口主要流向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和东部沿海省的主要城市。中部的郑州、西安、长沙、武汉等省会城市也是城镇化进程中主要人口流入地区。中原地区、成渝地区、华南地区是城镇化进程中主要人口流出地区。
经济的发达程度成为了吸引人口的重要维度。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的地区往往可以吸引到大量外来人口,经过多年的人口净流入,诸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成为了超大城市,优质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得教育、医疗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分配不均的现象,而更高的房价也约束了很多进城人落户的想法。
人口从农村到城市,迁移人的想法其实也就几个,一个是要挣的钱比农村多,2020年全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剪刀差元,更关键的是过去15年,这种差额呈现了扩大的趋势。因此,城市对于农村居民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另一个就是教育问题。现在很多农村都出现了并校的现象,原因就是适龄入学儿童都去县城或者镇上好点的学校上去了,村里入学的基本上家庭条件一般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在教育里的投入有增无减,要不然国家也不会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不断出台政策。
大城市不好去,农村不愿待,放开中小城市确实是个办法。截止2021年3月,中国大陆共有地级行政区333个(包括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县级市394个。根据有关统计,截止2019年末,全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也就30来个,主要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一些副省级城市。全国有600多个城市可以放开人口落户限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但放开了大家就会抢着落户吗?这可能要打个问号,在城市里生活,没有房子,只有户籍,那应该只能是公共户籍,这种户籍能上学区房?另外还有很多农村人不愿意放弃村里的户籍,毕竟现在很多人还想把城市户口换回到农村去。放开户籍的政策有点迟,现在人们对于户籍问题并没有十年前那么重视。记得有个同学给他父母找人托关系硬是办成了非农户,结果呢现在后悔了,农村的土地还是很值钱的。当然改革总比不改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