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可能是上海落户最后的黄金周期

难道不应该是像有些人想的,落户上海从去年起往后都越来越宽松,甚至有一天大家都不怎么生上小孩子了,又回到送户口求你来上海做贡献?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理解户籍背后本质意义,以及诸多决定户籍松紧的深层次原因。户籍制度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

2021~2025:可能是上海落户最后的黄金周期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难道不应该是像有些人想的,落户上海从去年起往后都越来越宽松,甚至有一天大家都不怎么生上小孩子了,又回到送户口求你来上海做贡献?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理解户籍背后本质意义,以及诸多决定户籍松紧的深层次原因。

  户籍制度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制度。它是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恢复人身自由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们依然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城镇户籍的居民可以获得较好的资源,享有教育、补贴、劳保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医疗、教育和失业保障等各方面的优厚权利和待遇。

  除此之外,优质城市还有着小地方不可比拟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方式,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筑梦。

  户籍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剥离附着在其上的诸多社会福利,以市场而不是以身份来配置资源。

  但这个适用于中国99%的城市,唯独不适用于大家一边骂骂咧咧抱怨一边竞相追逐的北上广深,因为他们是【个别】超大特大城市。

  所以大家看到户籍改革相关新闻的时候,别人云亦云。你我都是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成年人了,不要还老想着天上掉馅饼或者吃大锅饭的事情。

  早一点清醒面对现实,早一点自我主宰人生。

  是的,2020年起,大家都感觉上海落户变的比之前几年松了些,过的人也确实更多了。截至11月30日批次,今年累计引进人才落户公示组,居转户落户公示组,合计组,是去年的2倍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1、2500万人口上限紧箍咒拿掉了

  2015年,上海为“十三五”设定常住人口不超过2500万底线;2017年国务院再次批复,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治理大城市病;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

  但是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经2415万,按老政策到2035还有20年,给的人口额度才85万(而2010年一年净增都有93万),每年净增加4.25万人。

  除去应届生,留学生当年雷打不动的落户名额,给到打工人的居转户和引进人才落户少的可怜巴巴,那就只能收紧落户审核。因此导致2014~2019五年间上海常住人口净增长仅13万,这期间申请落户的人真的是遭遇了史上最难。

  也正是因为过去5年卡的太严,人口总量控制了,给现在预留了更多加人的空间,尤其推出了五大新城发展规划,才有了放松的基础。

  2、抢人大战失血+严重老龄化腹背受敌

  众所周知,在上海严控人口的5年,全国各地稍微有头有脸的城市都在不亦乐乎的干一件大事——抢人!

  尤其是环沪+深圳抢的人,和上海要的人是高度同质的,这几年我身边就有好几位朋友30多岁了,户口搞不定,买房难上学难,不得已去了深圳或杭州,还有回了老家的。

  2020年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来大家都惊呆了,出生率低是各大城市共性,但我们看京沪深还有另一个显著差异——老龄化。

  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上海是23.39%,深圳5.33%,两个同样一线而且财政收入良好的城市,养老压力相差5倍什么概念?

  连皇城根下帝都老龄人口比率都比上海低,只能说明上海太宜居太长寿了。

  一边小兄弟们虎视眈眈从大哥碗里抢壮丁,一边大哥自己家里有最大的一群老人要养,像极了独身子女的你我。

  你以为上海大哥不想搞事么?无奈常年作为城市管理模范标兵,各种先进学习榜样,大哥做事不能蛮干掉身份,一切得规范,人性,科学。

  3、新老政策更替修订了

  2020年,旧版居转户、引进人才、留学生落户政策先后到期,修订新版的时候终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上层政策松动指导下层行动。新的周期里政策松了,窗口办事人员才能按照文件精神实质性放松审核标准。由于上面几大因素的叠加,于是才有了大家看到的落户变快,变多的结果。

  相较于早几年居转户&引进人才每年落户不超过2万组,今年前11个月累计公示6.8万组,已经是2倍多的净增长,但在上海1048万非沪籍常住人口面前,增量显得微不足道,落户依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我们有非常充足的理由相信:现在落户越松放的越多,未来就会收的越紧给的越少。你信不信?

  1、每个城市资源总负荷和承载力是有上限的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一年,那么城市的人均工资水平就能上涨21%左右,所以人力资本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这使得大家都喜欢抢人才。

  但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抢人大战“后遗症”逐渐显现,如何快速提升公共服务配套以满足广大市民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摆在城市间的管理难题。

  其中,配套教育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其次住房、医疗、交通等领域的短板,这些资源的投入归根结底是财政压力。

  深圳作为抢人标兵,过去6年常住人口净增加618万,相当于6年抢了一个浦东的人过去。

  人来了都要住,过两年都有娃要上学,供需差摆在那里自然而然房价一直涨不停,而且学位房涨的最快最好。

  于是乎,深圳市政府开启了疯狂的学校建设和教师招聘计划,未来五年要新增100万个学位,招聘5-6万教师。

  高新招聘的不仅是教师,还有医生。。。

  所以大城市资源约束导致,人口不会无限制增长。

  2、深圳和杭州落户收紧都是信号

  由于抢人太多,压力太大。深圳、杭州今年先后发布了落户收紧政策,将引进人才落户门槛从大专学历提高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同时我还发现,根据《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提出,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1900万人。

  2020年到2035年,也就是说15年的时间,人口净增长不能大于144万,平摊下来,每年的净流入就只有9.6万人。有没有一种上海2035人口限制的既视感??

  3、人口的竞争变成人才的竞争

  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极限越来越近,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不可能容得下所有人在这里追逐梦想,那就只能更有“能力”的人居之了。

  所以,从今以后“抢人口”大战这种事情是二三线城市之间的事,一线城市之间只有“抢人才”大战,大家都想要引入更多高质量人口来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人均产值。

  至于普通生产者和服务者来打工挣钱就好,如果这类人群比重过大,甚至还可能会像之前北京那样大量清理外来暂住人口。

  讲句大白话,就是以后居转户落户越来越难,引进人才落户越来越简单。

  你看这两年陆续更新的落户政策:从认可留学归国2年内有异地社税,到张江临港居转户7年缩短到5年或3年,到最近应届硕士五大新城和自贸新片区直接落户。

  主要都是针对高学历或高技能人群的。所以,还挣扎在社保基数临界点附近,居转户不紧不慢的朋友们,抓抓紧,别等到2025年居转户政策更新收紧后觉得针对自己,觉得错过了宽松期。

  最终,一线城市能留下来的要么是“有才”,要么“有财”。

  人往高处走。我们这一代选择了从外地来到上海奋斗,无非是希望下一代有更好的起点,而父母本身就是孩子的起点。

  沪籍作为在这个大城市发展绕不过去的刚需,你没走完的路,20年后,还是得让孩子们自己走一次。

  “服务上海,我的新家”NewShanghai公益咨询服务项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落户咨询2
最新资讯
落户咨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