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划时代将户口划分为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类型,农业户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居民,非农业户口则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
也就是说,现在市场经济主导的时代,户口性质的划分也不是那么明显了,国家在2014年开始已经逐步取消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称呼为居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掀起过购买非农业户口的热潮,有了非农业户口就可以进城做工人。当时的情况是,农业转非农业花钱排队,非农业户口转农业很容易。
当时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农业产物,比如粮食等很便宜,农民基本就是维持温饱后的稍微富裕。本世纪开始,国家大力进行城市化进程,和三农政策实施,加大农业补贴等。
农业户口很轻松转非农业户口,包括城市的扩张,一批郊区的划为非农业户口、升学、参军等。而非农业户口转农业户口由于政策限定,基本越来越难,甚至不可能。国家也开始弱化户口的性质。
但是农业户口的优势也开始渐渐显现出来,农业户口有保证的耕地,国家从1995年到2000年期间完成了全国土地的长期承包制度,耕地三十年不变,林地五十年不变。去年(2014)开始,又实施土地承包合同继承制,即换发新的承包合同证书,上面备注继承人。随着国家的土地制度改革和三农补贴投入的增加,土地流转承包等,只要手中有土地,转包出去就能收益,加上集体的分红等,一个农村户口,最低(按照国家开始人均1.3亩耕地算)有500元的补贴,400的转租费和200左右的集体分红,算下来差不多不种地也有1000的收入。
所以,当前来看,对于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和县城来看,还是农业户口好些。当然,有些地方的户口是绝对的福利好的,不分你农业或非农业户口,比如
华西村、北京户口、上海户口的,这些要考虑社会保障和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