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户口,它代表着自己的一个身份,但是户口与户口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距的,主要是看地方,往往大城市的户口能享受更好的待遇。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教育,医疗等等方面都很优厚,很多人挤破脑袋想要上海户口,但是有一些地方,虽然地理上不在上海,但是当地人却是上海户口。
这些地方叫做“上海农场”。上海农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不在上海的同时,又在上海。听起来很绕,不过事实如此。
从地理区位来看,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的上海农场、皖南的黄山茶林场和练江牧场等,安徽省的上海白茅岭监狱和上海市军天湖监狱等,它们与上海市完全不相连。从行政区划来看,它们却属于上海市政府管辖,连当地派出所都属于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
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来自一个比较有年代感的概念——飞地。
飞地的由来
飞地是一个产生于中世纪的术语,其历史成因相当复杂。它是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主体要到达自己的飞地,必须要“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因历史原因,资源分布与开发,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疏散等需要,在行政区以外,但属行政区管辖并与之有经济等方面密切联系的土地。
而上海是国内拥有飞地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包括苏北、皖南的农场、工厂、矿山等。
图源@上海市上海农场
那么上海为什么要建这些飞地呢?
其实当初建立农场的目的是为了安置知识青年和关押劳教人员的,但是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农场也变了样,成为上海重要的粮油供应基地和畜禽生产基地。既然是上海管辖,那么农场里的人自然都是上海户口的,语言上都是上海话而并非盐城话,享受上海的教育待遇。
“人地二易”景观石,位于上海农场内
位于皖南的黄山茶林场和练江牧场同样也是上海的飞地。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地理位置位于黄山脚下黄山市黄山区,在它的东边不远处便是旌德县,当时这里布局了十余座军工厂,另有几十座也依次分布在皖南山区。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工厂的存在是完全保密的。媒体公开报道中不能提起,从上海远赴山区的建设者也不允许向外界及亲属透露任何信息,这便是上海的“小三线建设”。
俯瞰练江春色。张小芳/摄
除了农场和工厂,上海在安徽省还有两块飞地,一般人不会去——上海市白茅岭监狱和上海市军天湖监狱,地理位置均位于皖南宣城市,前身同为农场。“申城多少平安夜,天湖几代守夜人”,描述的便是这里。
飞地上的“上海户口”
最初前往苏北、皖南等农场、工厂飞地参与建设任务的人,基本都来自上海,还有少量由全国各个省份汇聚而来。
他们讲上海话,生活用品都是上海牌,还能吃上大白兔糖和上海特别运送过来的海产品,在当地人看来极具特色,自成一派。
农场还能承诺逐步解决员工的上海户口,下一代也能在农场学校里学习上海教材。而当地的职工子弟也能参加上海的中、高考,享受上海招生政策。
黄山农场派出所黄龙队警务室。图源@警民直通车上海
上海飞地的功能变化
随着时光流转,域外工厂和农场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如今,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科技生产力提高,飞地不再承担转移人口和拓荒建设的功能。
但在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号召下,以农场为主的上海飞地似乎已经找到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位于苏北的上海市上海农场,位于皖南的黄山茶林场、练江牧场,则统一交由光明集团管理,成为上海人在域外的“菜篮子”。
两千四百万人,生活在上海,也许很大一部分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但他们却很可能与这些“飞地”有过一餐之缘。
这里持续为上海地区提供着一定比例的优质大米、瘦肉型生猪、淡水产品,优质蔬菜等,成为了上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练江牧场旗下的鲜奶、酸奶等乳制品,也都持续供应着上海及周边地区。
上海人眼熟的牛朋牛奶。图源@十万星落
虽然,大部分飞地如今的人才吸纳政策已经不同往日那般丰厚,例如落户政策等,但是农场员工依然可以和上海市属企业一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满足落户条件后也能办理上海户口。
农场学校。图源网络
也许“飞地”的概念已被历史沉淀,但是老人们不会忘记,在江苏、安徽的深山里,还藏着好几个“小上海”,那里曾承载着几万人的回忆。
上海农场。图源网络
想成功取得中级职称,提升居住证积分
将孩子留在上海中高考的家长们
想顺利落户上海的家长们
请赶快咨询我们的专业积分落户老师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