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贵州服务一定年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予100万元的购房补贴。”5月25日,贵阳国际数博会的开幕当天,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举行大数据人才引进专项发布会。并承诺对不同类型人才给予资金、住房、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面对大数据人才普遍缺乏的现状,贵州试图再次抢得先机。
以政策抢先机高额奖励吸引高端人才
据国内大数据专家估算,5年内国内的大数据人才缺口会达到130万。在当天的大数据人才引进发布会上,贵州近30家单位发布了242个中高端职位。其中,高通与贵州省合资成立的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就发布了23个中高层空缺职位。
根据统计,仅去年一年,贵州注册的大数据及其关联企业有2600多家。大数据人才需求可见一斑。
从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贵州省将大数据人才需求,与高层次人才津补贴政策、高层次人才住房政策、“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支持政策、创新创业资助政策等人才引进政策相结合,为引进大数据人才做好铺垫。
贵州省人社厅副厅长施长冬表示,各类人才可以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多种方式参与贵州大数据发展。入选贵州“百人领军人才”和“千人创新创业人才”的人才,第一年可分别获得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并获得办公场所、科研设备、工作助手等配套服务,第二年、第三年完成预期目标,可继续获得奖励。
对贵州大数据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可获得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黔灵科技贡献奖”及100万奖励。贵州省还为引进的人才提供科研项目、职称评定、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多方面的服务。
借赛事引项目用政策扶持创新创业
数博会期间,贵州还将举行“云上贵州”项目合作对接洽谈会。洽谈主要针对2016中国国际电子信息创客大赛暨“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和“痛客”大赛的参赛项目及团队。
“一个项目的团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人才,引进项目的本质就是引进人才。”贵州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届“云上贵州”赛事一共吸引了2万多支团队、超过7万选手参赛。首届赛事后,有92个项目选择落地贵州;这一届赛事也有120多个项目表达了落地意愿。
“吸引我们参加比赛的是不菲的奖金,让我们落地的是贵州优厚的创新创业资助政策。”一位参与首届“云上贵州”大赛的选手表示。
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以“云上贵州”大赛为代表的创新创业赛事,吸引了众多项目落地,成为推动贵州发展的催化剂。当然,贵州也对这些项目落地项目施以优厚政策。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核心技术攻关、重大装备研发、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贵州给予最高1000万的补助。获得国家科技财政拨款的重大科技项目,将获得国家拨款额5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
此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引进转化项目,在贵州将获得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权利。
以环境育人才建立稳定供应通道
记者注意到,在贵州发布242个大数据稀缺人才岗位中,包含9所高校提供的104个教师岗位。“不只是贵州缺乏大数据人才,全世界都面临着这个难题。”贵州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要建立自主培养人才的体系,更好地服务贵州大数据发展。”
5月初,贵阳市启动大数据“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包括选拔培养10名以上具有国内领先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在全省拔尖的大数据产业领军人才;100名以上有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以上综合素质好、学习能力强、能熟练掌握大数据相关知识的优秀人才;数万名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高校新获批建设的大数据相关专业博士点、硕士点、本科点、专科(高职)点,将分别获得50万元、3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不只是贵州,全世界都在为培养大数据人才努力。美国纽约大学、英国邓迪大学从2013年起设立数据科学硕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将从2015年起设立博士学位。
2014年,贵州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又开办了大数据研究生创新班。目前,该学院已建成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国际一流的大数据实验室,每年可以培养本科生300多人,研究生100多人,博士生10多人。清华大学成立了数据科学研究院,西安交大、浙江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也先后设立了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IBM与教育部携手培养大数据与分析人才。在贵州,与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签署了设立大数据及分析技术中心协议,将向每所大学捐赠价值100万美金的大数据及分析软件,支持学校培养下一代数据科学家。
国内知名大数据在线教育平台小象学院也与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贵州高校商谈合作开设大数据专业。小象科技CTO冼茂源认为:“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必然需要大量的大数据人才储备,短期内可引入有经验的大数据人才;长期来看,还是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供应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