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户政策:指在执行国家规定的23项入户政策外、根据《成都市户籍迁入管理办法(试行)》,符合成都人才引进的4项政策,也可以申请迁入本市。
成都出台一系列的限购政策,来蓉人员子女上学等问题,市外人员对成都户口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成都市关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实施”条件入户”和”积分入户”(户籍迁入登记和居住证积分入户)双轨并行的户籍迁入政策体系,给市外人员入户成都创造了更多便利。
成都常见落户方式:
1、房产落户。
A、房产落户(两种情形):
情形一:2014年6月1日(含)-2017年12月31日(含)。
(1)、购买建筑面积>90㎡的新盘或二手。
(2)、成都市社保一年(连续)。
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新盘以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中记录的定购、拟定合同、已售(备案)时间中最早者为准。
二手房以成都市住房租赁交易平台中记录的合同签订时间、房屋买卖过户登记时间中最早者为准。
情形二:2014年6月1日前。
(1)建筑面积>70㎡的市外人员。
(2)可申请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需≥上年度成都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76㎡)。
2、积分入户查询。
(1)、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
(2)、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连续不间断60个月及以上(入户前一个月)。
(3)、无刑事犯罪记录及未参加国家禁止的活动。
资料:积分申报单、居住证、身份证、劳动合同或本地单位营业执照、参保缴费证明、合法住房证明(其他资料看积分申报对应补充)。
时间:积分申报15个工作日后出结果公布,人口服务管理机构2个工作日内确定入户名单及公布,3日后正式确定,确定后60日内可办理入户手续。
最新的成都落户全攻略
适用范围:非本市户籍中国公民申请入户的。
总的来说,左边落户成都右边主要有三种方法:
1、条件入户;
2、积分入户;
3、其他落户;
条件入户
成都市人才引进入户政策
一、本科学历入户条件:
1.全日制
2.年龄45周岁以内,特殊除外
3.不是成都户口(含一圈层二圈层三圈层区域)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
2、毕业证
3、经人社局验证的“成都人才服务码”。
4、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5、其他资料: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中心集体户的顺序选择入户方式,并提交对于的材料。
二、国外本科学历入户条件:
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且未取得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回国人员。
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集体户的顺序办理本人入户。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公安办证中心现场领取或上网下载);
2、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中国护照(已入境)(原件和复印件);
4、出国前注销户口证明,或原籍地居民户口簿(省外户籍人口可提供户籍证明)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5、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入本人住房的提供);
6、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入直系亲属住房的提供);
7、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入直系亲属户口的提供);
8、集体户首页、集体户空白内页、无房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入集体户的提供);
9、近期免冠1寸证件照片1张。
三、全日制大专往届毕业生落户
非本市户籍35周岁以下的普通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毕业生,含国外取得学历人员,凭毕业证在成都东部新区、近郊区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中心集体户的顺序申请本人落户。(近郊区:新津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
2、毕业证;
3、经市人社局验证的“成都人才服务码”;
4、居民户口簿(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或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
5、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6、集体户户主首页、空白内页、本人在东部新区、近郊区无房佐证材料(入集体户的提供);
成都人才引进落户政策:调动、安置、招录,军队安置、家属随军,直系亲属投靠,国(境)外来蓉定居,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刑满释放回原籍等可以申请入户。
符合成都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4项政策:全日制普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的;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经单位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取得“蓉城人才绿卡”的人员可以申请入户。
放宽条件
根据天府万人计划《实施办法》,从2018年起至2027年,未来10年,四川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需求,采取分层分类遴选方式,省层面重点支持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200名左右领军人才和10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示范带动各市(州)支持培养名左右各类高层次人才,形成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