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是影响东北劳动力流出的关键因素,东北地区从不同群体、行业以及职业看,工资水平都低于流入地水平。对于大部分劳动力来说,工资收入仍是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应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减小与流入地的工资差距对缓解劳动力流出有关键作用。首先,劳动力工资与生产效率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各行各业注重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模式,促进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带动劳动力工资增长,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而开展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应给予激励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技术补贴等鼓励措施。其次,针对企业内部工资管理机制。
企业应以劳动力为主,综合考虑员工的真实需求优化薪酬管理模式,并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确保从制定到管理过程再到结果都公平公正,真正激发劳动力工作活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能有效提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最后,东北地区某些领域仍存在垄断现象,导致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一些资源性垄断行业的存在使很多非公有制企业丧失了享受市场经济效益的机会,加大了行业间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地方应重点规制,该向这些垄断性行业征收资源占用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确保被阻挡在外的中小企业能够分享到经济福利。
人力资本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受教育程度与技能水平与劳动力的收入显著相关,因此除了就业环境,关键还在于提升东北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针对收入较低的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应设立专门支持农业领域扶持资金,农业补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扶持加快传统产业生产模式的更新,提高传统行业的收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另外,经济发展不断衍生出新行业,应针对高职教育和低技能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加财政投入,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升他们的技能,拓宽这部分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
另外,在教育资源方面,一方面应该继续促进基础教育的普及,帮助提升收入水平较低的劳动力群体人力资本生产性功能。另一方面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尤其当前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线上授课的教育方式更为普遍,一些低收入家庭在互联网与学习设备配置上还存在困难,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更加迫切。我国各新一线城市和许多二线城市为了争夺人才,都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在这种局面下,东北地区必须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人才引进政策设计,不断提升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回报率,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依据具体的需求,并且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政策服务,畅通引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个人化渠道,确保人才政策实施效果。引进以后,如何留住人才是破题之解,实现一个地区的振兴,首先要着力留住本地劳动力尤其是培养的人才,尤其是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要借鉴其他城市的人才引进经验,对人才落户、薪资、社会保障与生活补贴等各方面皆予以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应加强科研经费投入,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效的环境,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有利于研发和成果的转化,最终促进地区技术创新和发展。
针对大学毕业生资源,尤其是本土大学生积极培育他们家乡情怀,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毕业生根本利益,落实人才补贴的同时,也要完善培养机制,为彻底扭转东北人才流失情况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提升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可以显著抑制劳动力流出,而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拥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和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储备基地。但是东北的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动力,各类农副业资源进行加工增值的比例较低,无法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应规划好东北平原的农业产业,以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推进东北农业经营规模化,着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东北地区幅员广阔,地理、气候和生态多样,需因地制宜利用好禀赋资源,结合观光旅游与特色餐饮等产业建设生态产业群,带动肉、奶及其制品、绿色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的销售,形成由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承载的特色产业优势,进而带动东北地区乡镇经济发展,为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工业发展上有着较好的研究基础,工业对东北劳动力仍有较强的吸纳能力。东北地区工业尤其在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金属冶炼产业方面根基较深,但伴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开发成本日益提高。
东北工业体系由资源主导型亟需向技术主导型转变,提升主导产业优势可有效缓解劳动力流出。东北需不断提升其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与技术水平,重视精密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制造业的发展。另外,东北可以充分发挥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如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地的高新工业技术优势,它们已经在生物制药、材料开发、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成熟一些,可以选择合作开发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这样做既可以减少前期投入成本,也能进一步加速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最后,要加快转化技术成果。不仅要重视对技术的引进,还应积极促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避免陷入技术落后、引进新技术、淘汰老技术、再引进新技术的无限循环中,必须立足于技术的创新,正确认识自身在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与优势,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要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实践应用予以充分的吸收、消化。东北流动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而非现代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东北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需继续推进,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还需增强。
东北三省首先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顺应社会需求,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构建好满足域内外发展的物流运行体系,以现代化物流服务推进商贸流通。另外要深化与高等院校的科研互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其次,要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减少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规划产业发展,鼓励智慧性服务业的发展,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助力第三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动力。最后,利用区位优势深度因地制宜利用地区资源开发边境游、冰雪游,落实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项目衍生品的开发及其他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市场化程度可显著缓解劳动力流出,而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是提升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东北地区在之初,面对某些国企解体后出现的经济真空,地方通过行政力量重塑其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权力的集中程度。因此东北地方应积极借鉴东部地区的先进经验,要变“主导,为“引导”,加快简政放权步伐,放管结合,赋能企业,赋能社会,增强的市场服务意识。受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东北服务行政理念尚未完全形成,市场中介组织官僚化,一些工作人员应摒弃“官本位”思想,需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加快职能的转变。
同时要理清政企关系,明确政企职责并加强监督管理,不过度干预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此外,需进一步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营商环境,确保各种所有制主体在生产要素供给、服务、左边法律右边保护等方面得到平等对待。尤其是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企业安全感不足,特别在产权保护方面民营企业相较国有企业存在弱势,因此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投资建设、创新创业等方面放心安心,对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成分高于全国水平,推进国有企业是推进东北市场化进程的必要举措。国有企业由于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晰,可以通过政企合作,进行企业混合所有制,一方面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又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在非国有经济发展方面,应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发挥民营经济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此外,由于建国初期东北的工业化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单位文化,国企中熟人关系网络普遍存在,导致很多高学历劳动力流失。
必须推进市场化的招聘机制,一方面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向市场招聘,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要构建人才选拔竞争机制,充分开发企业内部优秀人才。同时要配套以市场为标准的差异化薪酬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开展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政策以吸引有能力的优秀劳动力。流入地对外开放程度对吸引东北劳动力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东北地区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对外毗邻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对内有北京、天津等大都市辐射带动,应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培育东北经济增长新动力,抑制劳动力外流。
扩大对外高水平开放首先要继续扩大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重点建设开放平台。推进延边地区开放合作平台的建设,完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升中日韩之间产业投资贸易合作水平,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其次,要畅通对外区域经济合作通道,加快完善陆地、港口、航空及互联网国际通道,全方位打造区域合作物流系统,增强跨境运输能力,充分发掘开放红利。最后,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以及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机制、形成跨境产业发展新布局,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内地区间合作方面,要积极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接合作,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与层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