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施人才引进落户,房市或将迎来重大变化
12月23日中午,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度引进人才座谈会在闵行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姜斯宪,校长林忠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副校长黄震、徐学敏,党委副书记顾锋,学校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与2019年新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及来自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和高校的青年人才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座谈,听取引进人才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由黄震主持。
姜斯宪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每年都会听取新引进人才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期待各位老师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加强同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焕发出蓬勃生机,产生了辉煌成就,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流动激发出的巨大活力。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劳动力和人才的社会性流动仍然存在种种体制机制性障碍。一本户口簿,牵动着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制约着人才流动的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才流动已成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人户分离人口数量高达2.86亿人,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处在人户分离的状态。这也正是“京漂”“沪漂”“深漂”“蓉漂”等词成为热词的原因。
近几年,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很多城市已经陆续放宽落户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已经有超过160个城市发布人才政策。进一步放宽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现实意义重大,可谓正当其时,甚至是时不我待。
另外,还要看到,此轮城市放开和放宽落户条件,将会释放一轮“户籍红利”,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从一二线城市向其他中小城市流动,促进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人才和劳动力的良性流动。
落户政策的放宽,人才终于有了“用脚投票”的自由。而人才的大量流动,必然带来连锁性效应。2017年至2018年间,有些城市成功吸纳了数十万青年人才落户。但与此同时,入学难、购房难等问题也凸显出来。比起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才是难中之难。
简言之,当落户门槛降低,人才流动加大,势必带来城市公共服务的压力。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要用前瞻性的思维去谋划城市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