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留学生,总是会有些固有的印象。富二代吧?出国镀金,混日子的吧?啥学校?没听过,野鸡大学吧?“海归”这个标签,从当初高知精英的含义渐渐转向略带调侃的意味。于是乎,留学生这个群体,开始背负起比想象中更大的压力。一边在国外辛苦读书过语言关,一边又被国内戴着有色眼镜检视,心想着赶紧结束校园生活到社会中一展拳脚吧,结果脚还没伸出去,就被现实来了个扫堂腿。
不管是最近的新闻还是,网络上的爆料,无一不在告诉你说,海归已经过气了。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海归觉得求职困难?因为目前的趋势是:海归和国内应届生相比,两级分化得越来越严重。有求职意识+积极准备的同学左边offer右边拿到手软,但在另外一边,毕业回国在家待业一年的也大有人在。
留学党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求职上将会面临的问题。又或者是已经认识到了问题,但是在堆积如山的论文和考试面前,果断的把这些问题给丢到了一边。等到了真正回国的时候,再开始准备就晚了。
尴尬的时间差:海归毕业时间尴尬,回国后一脸懵逼:秋招一年比一年早,7月就开始有大厂开始校招,国内学生早已经热火朝天参加宣讲会,各种招聘渠道用的飞起,可是留学生还在苦逼的写论文。9月份回国国内校招已经结束,下一年度的校招还没开始……还是只有一脸懵逼。
求职信息匮乏: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要求,不了解国内的招聘时间线和最新的招聘信息也是留学生会面临的一大问题。国内校招偏重于应届生,错过校招基本就错失进入名企的机会。而且,秋招不是在秋天!每年名企的秋招时间都在提前!又比如说,国内面试习惯于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即群面),这是在国外很少遇到的。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需不需要做长远的职业规划?很多人拿出各种例子说提早职业规划无用,走着走着就有一片新天地。可是正确答案是:长期人生规划你可以做不到,但短期动态的职业规划必须要有!
有个留学生提出:脑子空空就跑出国念书,一两年之后又两手空空回国,学费不如买房收租金。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做好职业规划。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而在疫情爆发后,还出现明显的留学生归国潮,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的《2022海外应届留学生就业竞争力洞察报告》显示,对于2019-2023年毕业的留学生,38.76%的往届留学生已回国工作,16.85%的在读留学生将来准备回国工作,14.61%的应届生已在国内工作,12.93%的应届生准备回国工作,12.92%已在海外工作的留学生后续准备回国工作;而目前准备长期留在国外的留学生仅占3.93%。可见,超9成留学生已回国或将回国就业,归国工作成为主流。但是,随着回国求职的海归人数增多、“海归优先”的岗位数持续减少,海归在国内的求职压力日渐加大。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不管是国内学生,还是海外留学生,都不乏一年之内多次跳槽、转换赛道的人,也有从一开始就安定下来,踏实待在一家公司或者一个行业一直做下去的人。有些人的跳槽是为了薪水跳槽,有些人的跳槽是为了情绪跳槽,而有些人,干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对于应届生来说,在职场上走弯路的一个最大问题在于,审视不清自己的职业追求是什么。有句话说得好,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长达几十年的马拉松,只有按照既定的规划往前行进,才能更加省力。
如果你遇到了无法解决的职业困惑,蜜桔求职(的专业职业规划师愿意为您提供帮助。在一对一的语音沟通中,你对职场存在的任何困惑,都能得到咨询师的专业解答,快速高效地帮你理清思路,认清自我,调整心态,了解自身优势,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预则立,不预则废。蜜桔求职的职业规划咨询师指出:“提前规划人生、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建立个人良好的工作生活圈是人生未来成功的基础。明确的职业规划就好比盖楼造房子时的基石,有稳固的基础才可以心无旁骛得挥洒汗水越建越高,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当找工作成为了一件有目标有意义的事情,你就也能技巧性得避免走一步看一步,不做混混沌沌不知道未来在何方的无用功。”
精准的专业定位:“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是一句众人再熟悉不过的话,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不是很多。空有文凭是不够的,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看中实习经历。留学生们在国外忙于课业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实践。精准的专业定位,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踏实的工作,是找工作的制胜法宝。
符合市场的需求:切记,不要因出国而出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选择管理类或文科类的专业时,一定要慎重,并不是读了这些专业就能当管理者。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增加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性。
能力和素质:切勿“眼高手低”!如今单位用人,不是根据你是不是海归来作判断,而是从岗位的要求来选择。任何岗位都有相应的知识能力要求,谁符合这些要求,且符合企业的用人成本,那么企业就录用谁。海归和非海归的标签是隐性的,只有能力和素质才是显性的。不管你的学历多高,如果你没有真才实学,低工资就业的情况并不意外。如果没有能力,就算降低薪资要求也没用,而如果确实有实力,那么用人单位也不会保持不合理的薪资待遇。
希望每个背负着无数标签的留学生们,最终都能在国内的职场中能够脱颖而出,为自己正名,也为当初的选择赢得一个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