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留学生回国求职数量暴增七成!新一线城市出手!到北上广深招人

导读:受疫情及就业移民政策收紧双重影响,2020年回国求职海归数量暴增七成,幸运的是,这批海归人才被各大城市视为“香饽饽”。在国内煎熬了数月后,王筱婷(化名)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了。顶着英国利兹大学硕士毕业生标签的她,常常被爸妈误解:“留学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找工作不要眼高手低。”但事实上,她投

疫情下留学生回国求职数量暴增七成!新一线城市出手!到北上广深招人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导读:受疫情及就业移民政策收紧双重影响,2020年回国求职海归数量暴增七成,幸运的是,这批海归人才被各大城市视为“香饽饽”。

  

在国内煎熬了数月后,王筱婷(化名)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了。

  

顶着英国利兹大学硕士毕业生标签的她,常常被爸妈误解:“留学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找工作不要眼高手低。”但事实上,她投递的不下一百封求职简历收效甚微,直到一家在线教育企业抛来橄榄枝。“尽管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对口,但这份工作已经是她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及就业移民政策收紧双重影响,2020年回国求职海归数量暴增七成,人数突破80万。一个更为紧迫的现实是,他们还将与874万国内应届毕业生站在同一赛道,向有限的岗位发起冲击。

  

幸运的是,这批海归人才被各大城市视为“香饽饽”。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针对海外高端人才出台了很多优惠性的引才政策,尤其是疫情期间,很多城市更是加大了引才力度,推出了包含住房保障、户口及资金补贴等重要利器。

  

在受访专家看来,海归人才往往是高学历、高科技与高能力的代表,他们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在海外政策“推力”与国内经济“拉力”共同影响下,海归人才最终加速回流。各大城市争夺海归人才,体现了城市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是城市竞争力、营商环境与开放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

  

  

图/图虫

  

海归就业众生相:就像再过一次“独木桥”

  

王筱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找工作的这几个月就像再次经历了一场高考,用再过一次“独木桥”形容,绝非夸张。

  

王筱婷最早将找工作的标准定在了国内互联网大厂,由于经验不足,几轮视频面试便败下阵来。后来,她将目标调整到了外资企业,但由于外资企业大幅缩招,仅有的岗位竞争激烈,王筱婷在蹉跎了几个月后最终没有获得录取。

  

她甚至还想过去考公务员,但当她抱着大部头备考资料熬夜刷题时,还是崩溃地哭了一场,“父母花费几十万供我出国留学,到头来还是要在这刷题考公务员”。

  

越来越多像王筱婷一样的留学生,不得不面对比以往更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不仅要面临海归数量激增,还要面临岗位大幅缩招的双重夹击。

  

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1秋招早鸟报告》显示,受国际疫情影响,2020年秋招中,2020届与2021届参加校招的留学生同比增长了94.3%,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65%。

  

各大行业的头部公司都迎来更为极端的报录比。尤其是疫情期间,海外人才开始加速回流。

  

据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的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新增用户持续走高,半年增长率为213%。其中,2020年后的增幅更为明显,1月至4月的增长率为72%,涨幅最大的3月份相较2月份环比增长51%。

  

留学生回流似乎早已是大势所趋。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在一场发布会上介绍称,2016-2019年期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79.9%)。

  

除留学生外,也有不少海外高端人才回到国内就业、创业。2017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后,张敏选择留在欧洲的谷歌工作,当时拿到了8万欧元的年薪。在2020年11月份,她选择回到深圳一家头部无人机企业就业。

  

提及为何选择回到国内,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安全,国内的疫情控制远比欧洲控制得好,父母更放心;二是发展前景,国内科技领域的发展条件似乎更加优渥。

  

她所从事的计算机图像图形识别,如今在中国方兴未艾。该领域的不少创业企业获得了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随着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她已经察觉到一个趋势。“全球科技人才流动似乎在朝着利于中国‘聚才’方向变化,不少海外人才‘回流’趋势初显。”张敏说。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执行院长林鑫华也注意到了这点。他曾在1995-2000年间于哈佛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医学中心就职,2008年就返回国内就业。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球科技人才流动的总体趋势都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并在发达国家之间频繁流动。但他近年来观察到,中国与欧美的创新差距在逐步缩小,中国2018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2.18%,居全球第二,专利和CNS论文发表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据中央统战部网站数据披露,2020年以来活跃求职的归国海外留学生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58.19%,海外留学生回国热情高涨,从中国走向海外的高端人才中近七成(69.6%)未来优先考虑回国就业。

  

  

图/图虫

  

“花式”揽才:城市该有什么样的人才观?

  

在2020年两会上,海外人才回国就业一度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把握后疫情时期全球人才流动契机促进海外人才“回流”的建议》。

  

熊思东称,目前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人达600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群体近400万,这是中国在海外庞大的“人才库”。“应抓住后疫情时期人才回流契机,制定相关政策,为海外人才‘回流’及留住‘回流’人才提供保障。”

  

湖南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李微微当时也提出建议,“以更大的力度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就业创业创新。”

  

实际上,各城市在招揽海归人才上可谓花样百出。例如,为海外人才放宽落户政策、设置“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配置“人才服务专员”等举措,成为各大城市引进海外人才的“标配”。更有一些新一线城市设立起了留学生创业园区,甚至跑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设立招揽点,承诺提供从就业、创业到子女上学、老人就医等全链条配套服务政策。

  

在受访专家看来,北上广深不再是海归唯一选择的城市,新一线城市对海归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升温。综合来看,新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人才落户难度较小、生活成本较低、生活环境好等城市优势对本地和外地人才均有强大的吸引力,正强势赶超以往在人才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一线城市。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凭借基础设施、公共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北上广深”一直是海归人才回国创业的首选。新一线城市则选择差异化定位,将当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瞄准特有产业链发力吸引人才。

  

以杭州为例,作为数字之城,其2020年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818亿元,增长6.1%,占GDP的24.2%。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相关产业逆势发力,分别增长10.1%和8.0%。在最受海归人才关注的30家企业中,阿里、网易、蚂蚁集团都在杭州,这在吸引相关海外人才方面,甚至超过了上海。

  

  

杭州图/图虫

  

在2020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2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教育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发布了“2020年海归及国际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除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外,苏州、天津、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也悉数入榜。

  

但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留学已经大众化,各地吸引人才,不必专门强调海归,专门针对海归出台人才政策,从本质上还是唯学历论。各地应该建立科学的人才观,不以学历论人,要重视引进人才的能力和素质。

  

“人才考虑最多的是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事业发展的空间。一个地方越是减少对某类人才的特殊政策,而是创造给所有人才平等竞争的空间,才是最优的人才环境。”熊丙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城市要吸引人,少搞花架子人才工程和计划。“只用房子、户口吸引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这些人迟早也会离开。”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落户咨询2
最新资讯
落户咨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