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青岛海归:去一线城市还是留在本地?

文|韩冰编辑|韩毅门国锋王梦无数次后悔自己所学的专业——社会学,在社会学领域鼎鼎大名的布尔迪厄和哈贝马也只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与实用性较强的理工科相比,人文领域的“变现”能力差,人文领域留学生的就业困境一直存在。但在留学生逐年增多、国内就业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之下,理工科和人文学科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海归们在豆瓣小组上取暖,自嘲为“海归废物”,互相分享求职经历、交流经验。如今说到海归,已

尴尬的青岛海归:去一线城市还是留在本地?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文|韩冰

  

编辑|韩毅门国锋

  

王梦无数次后悔自己所学的专业——社会学,在社会学领域鼎鼎大名的布尔迪厄和哈贝马也只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与实用性较强的理工科相比,人文领域的“变现”能力差,人文领域留学生的就业困境一直存在。但在留学生逐年增多、国内就业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之下,理工科和人文学科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海归们在豆瓣小组上取暖,自嘲为“海归废物”,互相分享求职经历、交流经验。

  

如今说到海归,已经不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精英的代名词,随着出国与回国人数越来越多,国内研究生数量连年递增、中国大学国际排名不断上升等综合因素,海归的就业竞争力已大不如前,求职也频频碰壁。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海外留学生就业面临着更为艰难的环境。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2020年留学生回国求职同比增长67.3%,而在城市的选择上,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多元文化成为城市吸引留学生的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北上广深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对海外留学生形成了巨大吸引力,近年来包括青岛在内的新一线城市对留学生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强。但与一线城市和许多南方城市相比,青岛的产业结构、薪资水平并不如人意。留在大城市还是回青岛,家在山东的留学生们面临艰难的抉择。

  

碰壁的现实

  

王梦第一次求职碰壁是在三年前。2018年10月,王梦结束了英国三年本科、一年研究生的学业,回到了家乡青岛。英国的硕士毕业证往往会晚些时候发放,2018年10月毕业,当年年底或者2019年年初才能拿到毕业证。因此她错过了国内的秋招,加上社会学并不是一门“硬技术”,从事什么方向的工作、能不能找到工作,成为王梦回国后的求职心事。

  

王梦最初的想法是,无论如何得到大一些的平台试一试。说到青岛的“大厂”,海尔是不得不提起的企业。毕业初期,王梦去海尔应聘的是公关一岗,当拿到月薪6000元的Offer时,她犹豫了,思前想后,因为薪酬不符合预期,最终没有去海尔。

  

  

王梦把下一个目标转向了教培业。原因有两个:一是海外留学生有语言优势,齐鲁人才网2021年数据显示,教育培训业对归国留学生需求量最高,占比为11.45%;二是教培业薪资优越,月平均薪资为元,仅次于医疗/卫生行业,排在第二位。

  

然而在面试的过程中,王梦还是遭遇了坎坷。虽然她的日常口语没有问题,但面试官关于语法的提问以及对其发音精准度的质疑,让她备受打击。与国内英语专业学生相比,王梦对语法、专业翻译以及本地市场的不习惯,使她在求职中失去了竞争力。

  

王梦现在想来,自己还是幸运的,至少在疫情发生之前完成学业回到中国。而比起王梦,当前留学生的未来似乎更不明朗。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2020年4月时,海外留学生约有160万人,许多应届生放弃了深造或者在当地积累工作经验的计划,直接回国就业成为首选。

  

如果说所有留学生都饱受疫情之苦,那么王涛的遭遇则令人更为唏嘘。2020年1月份至今,王涛困在国内已近两年,本该于2021年年底毕业的他可能最快在2022年中下旬毕业。在澳大利亚八年,父母为他花费了不少钱,原本想毕业留在澳大利亚的计划也暂时搁置。

  

“看着同龄的人都在赚钱,只有我在不停地支出。但与我专业对口的工作少之又少。”王涛显然有些着急,尚未毕业的他决定先工作,但王涛的专业是人工智能,在青岛缺少相关的产业。他尝试去高校应聘,去之前还做了调研,凭自己的条件,“985”和“211”这种高校是不可能的。但他没想到,“双非”高校也需要“CCF,A类(计算机最顶级期刊)三篇”的标准。沿海城市的高校非常抢手,这样的成绩,在普通城市可以进“985”高校了。“不行还是解封了再回澳大利亚试试吧。”在不断地碰壁中,王涛有些迷茫。

  

疫情当下,留学生求职频频碰壁,疫情之前,国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并不是海归就业的首选,如今也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很多留学生,包括博士,也开始考公务员了,尤其在山东这个环境,考公还是比较好的选择,也是我留在国内的最后一个选择。”王涛表示。

  

艰难的抉择

  

对于家在山东的留学生们来说,留或不留在山东,成为了回国后的一个问题。

  

山东人传统的儒家文化观念让他们不愿意离开家乡。据齐鲁人才网2021年数据显示,留学生最青睐的行业第一名为证券/基金/期货、第二名为互联网/电子商务,而山东产业结构较为传统,薪资水平也相对低,因此他们想去大城市找寻更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在这两种矛盾之间,留学生不得不做出选择。

  

对于王梦来说,家庭因素是回青岛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城市再好,终究不是家。王梦在青岛求职碰壁后,选择了去上海卡地亚工作了一年,但最终回到了青岛,父母的照应和熟悉的环境令她安心。

  

此外,青岛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王梦。根据梧桐果2021年最新数据,青岛成为海归就业首选城市第八名,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以及沿海的居住环境,也是王梦选择回家的原因之一。

  

但新困局是青岛的薪资水平远不如上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的王梦,不甘心月薪6000元,在上海时的工资是现在的三倍有余。经过在卡地亚工作的一年,王梦认为外企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留学生对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国外市场的了解更能在外企显现出来,且外企相对普通企业工资高一些。

  

青岛外向型经济也较为发达,据本地媒体2021年最新报道,青岛外企接近1.4万家,但青岛外企却多在城阳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因此王梦把工作范围扩大到了西海岸。虽然离王梦家所在的崂山区较远,但月薪1万元、房租1000元的性价比,还是比市内月薪6000元高得多。最终,王梦留在了西海岸一家日资企业。

  

王梦选择回到青岛,是因为她觉得会在青岛生活得更好。而对于澳大利亚毕业的90年出生的李伟来说,则是因为在大城市生活得并不好。“留在大城市,很难找到不过于辛苦、有生活情趣、工资又合适的工作。”

  

李伟澳大利亚毕业后便来到了上海,但几年来高强度的工作以及不间断的加班让李伟没有自己的生活,更没时间谈恋爱,到现在还是单身。除了繁忙的工作,房价也是大城市不可逾越的一道门槛。虽说李伟的月薪为3万元,但与上海市区均价7万元的房价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

  

  

从事视频行业的他,深知青岛的就业机会远不如上海,但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他对于生活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他想要较为轻松的工作和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综合考虑下,李伟回到了青岛,接受了一份比原来薪资低的工作,这在他的预期之中。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王梦、李伟、王涛三人表示都听说了“海归废物”一词,他们并不否认海归回国后遭遇的各种问题,但所谓的“废物”只是一个侧面。“从投入产出比来说确实不合适,但那些风景也是别人一辈子看不到的。”李伟说。

  

(本文原载于"财经齐鲁”左边公众号右边,作者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落户咨询2
最新资讯
落户咨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