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由于全球疫情等综合因素,海外高端人才的归国意愿上涨。吸引他们到上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上海有优质的、国际化的教育资源。等他们来了上海之后,他们会发现,优质资源有吗?确实有。他们能获得吗?很难。”市政协委员、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在政协专题会议上坦言。
在卢慧文看来,原因之一是“本地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越来越接轨国际大都市,他们和引进人才之间,在子女教育需求上并没有很大差别”。这使得主要以公平均衡为施政原则的基础教育政策,少了倾斜和腾挪的空间。
疫情加剧了这些资源的紧张程度。卢慧文说,上海本地很多小留学生现在也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境地,或是考上了国外的学校但还没出去,或是在海外就读了一段时间后回来出不去了,或是本来有留学计划的现在动摇了。“能否转入上海的各类学校就读呢?理论上的答案是能。但实际操作上呢?很难。”她说,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包括学籍计划、招生政策、课程差异等等。
“目前的教育政策,非常细致非常稳健,但面对变局中的人才子女教育诉求,应变不足,有很多制度障碍难以突破。”卢慧文认为,上海要推进更深层体制机制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教育要有魄力直面问题,大胆创新,以顺应变局。
她建议,上海要简政放权,为公办学校松绑,提升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基层办学活力。“公办主渠道不是只有公办中小学,要恢复公办的少年宫、少科站,和公办学校一起,成为大多数市民首选的、充足的、优质的家门口好教育。”卢慧文说,很多市民以为要进国际学校、民办学校才能获得的教育,其实上海的公办学校也能做到,关键要在制度上为它松绑,激发其能量。
“要鼓励办学口碑良好、中外融合教育特色鲜明的民办双语学校,主动承担归国人才和外籍人才子女的教育任务,并给于这些学校招生政策和学额政策的弹性。”卢慧文说,现在这些学校和其它民办学校一样,每年只允许在五月的某一天统一摇号招生,额满即止,过期不候。“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国际家庭而言,错过这一天,就失去了入学机会。一刀切的方式看似公平,但其实是限制了民办双语学校这个优质资源为国际人才服务的能量。”
卢慧文同时建议,在疫情特殊时期,允许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开放一部分学额,接收已经在海外留学一年以上、现因疫情等原因滞留在家的中国学生入学,以贯通课程、持续学业。目前,相比热门的民办双语学校,上海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学位相对富余,但上海现有制度不允许接收中国籍学生。对比北京等地,已有一些灵活政策,以此减轻疫情期间滞留在家的留学生及家长的焦虑。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