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阅历、宽广的视野、开放的性格,以及那种见过世面,尊重理解每一种文化、每一个现象,不短视不狭隘的气质,是我认为留学所带给一个人最大的收获。若把留学当作阅历的一项投资去经营,一定会有收益。”
在蒋海华看来,中国留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不达标。学生出国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需要适应当地人的语速,并通过提升自己的语言熟练度和表达广度,来提升自己的语速。“只有具备相应的表达广度和语速,才能有效地参与到以当地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小组中。”
而中国留学生在这方面是一个短板,很多学生往往因为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足而产生表达上的自信心不足,进而只能更多地“混”在由本国学生组成的边缘群体中。>>立即咨询
面试过不少海归留学生的蒋海华认为,如果海归留学生的英语表达,仅仅只是“有效表达自己和有效回答问题”,那么企业管理者会觉得,这样的候选人比起本地毕业生没有任何语言优势:今天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对海归留学生的期待,说白了就是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项能力不仅包括表面上的外语沟通能力,还涉及深层次的民族、宗教和种族等文化交流能力。
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母语不是本地语言就刻意迁就你。因此语言使用不好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抱团”,以寻求慰藉和抵抗尴尬。“这不是‘更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留学最大的作用之一是熟练掌握第二语言,因此要创造一切机会去练习,去使用,去体会,去观察。留学不是为了和本国同学凑在一起用中文聊天的。”蒋海华说。
留学生通常不知道自己被预设的期望>>立即咨询
然而,外语的纯熟只是“国际化”的一个方面,拥有合宜的沟通和表达方式却往往被忽略。而这一点,最能体现海归留学生“有礼有节”的教养。一个人的谈吐、见识、情怀,有时候比好听的嗓音、标准的发音更让人着迷。
蒋海华讲出了留学生通常不知道自己被预设的期望:企业管理者决定聘用留学生候选人时,通常会默认留学生“在留学环境下,已经学会如何以合宜的沟通和表达来处理人际问题。当我委任你参与和海外客户或海外同事来访的事务中时,你应该能比本地候选人更好地沟通处理,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客户或同事觉得他们被更妥善接待”。
其实,这样的要求不应只针对留学生,但蒋海华认为,之所以提出那么多的“更”,就是在表明,如果你没有比本地毕业生“更”好,企业为什么要认可你的留学经历呢?“很多留学生回国后找工作困难,或者找到了工作却感觉薪资没有达到期望值。那就要扪心自问了,你有没有那些‘更’?”如果有,那么留学可以说是成功的。
把留学当作一种阅历,像本地人一样忘我生活>>立即咨询
好友小木,留英一年,英语练得极地道,交友无数。老师曾说:留学的孩子一定要非常“observant”(注意观察的)和“alert”(警醒的)。或许是由于英语专业背景的缘故,她对国外的环境不是迟钝无感的,而是非常主动、警醒地去观察和融入每个场景,每场活动。她说,她的留学生活,就是“充分大胆地把自己当作一个‘本地人’”。
短短一年时间,她去打工,去泡图书馆,去和英国人一样舒心地享受被所有人吐槽的英式午餐———冷冰冰的三明治、简易的咖啡,以及无处不在的土豆;她在宿舍努力查资料,吸收丰富的词汇和各种论调,勇敢地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骄傲的西方学生一样去图书馆抢有限的书源;她大胆地挤进全是西欧人的小圈子,一起去郊游,去酒吧,互相吹水聊自己国家的文化趣事;她还是班里唯一一个敢于选择非华人作为硕士论文导师的中国学生……
在我眼中,她的每一个毛孔都努力地张开着,把自己充分浸泡在当地的环境中,像一个本地人一样忘我地生活。
毕业后她回国了,起薪3000元,她干得很带劲;两年后,5000元;三年后,8000元;现在稳定在1万元。她从没觉得自己留学不成功,哪怕她国内的同学有的已经坐上公司中高层,拿的是年薪。
我发现,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令人惊艳的谈资和敢于随时亮出来的极溜的英语。她丰富的阅历、宽广的视野、开放的性格,以及那种见过世面,尊重理解每一种文化、每一个现象,不短视不狭隘的气质,是我认为留学带给她最大的收获。3000元的起薪又如何?没找工作选择回国又如何?是失败吗?不。我觉得她比很多人都成功。若把留学当作阅历的投资,像小木这样去经营,一定会有收益。>>点击进入美国留学频道
了解更多美国,欢迎拨打010-转美国部【在线咨询请点击】
官方微信:新东方前途出国(微信帐号:xdfqiantu)
手机客户端:前途留学通
新浪官方微博:@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
【相关阅读】
今秋美国名校录取了多少中国留学生?
大一至大四赴美读研时间规划
中国人多的美国高中好不好?
国内高分生为何申请美国名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