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了历史,温柔了岁月,欢迎来到“一个00后大学生的历史世界”,喜欢请关注我。
自1840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可以说是被列强按在地上摩擦,可清政府也有自尊,而且还虚荣,一向以“天下共主”自居的老大,竟然被西方蛮夷给欺负了。
这让清政府就很受不了,于是就反思呗,于是自19世纪70年代起,清政府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希望学习西方的枪炮从而来打倒西方从而来捡起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派遣留洋学生,向美国,向欧洲,向日本都派遣留学生,逐渐出国留学开始成为潮流,直至现在,出国留学都是潮流,可以说它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那么,我们这期说的就是中国的留洋学生,让我们来探究中国最初的留洋学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部分留洋学生的成就。
近代第一批留洋学生
一:选拔条件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可这一百多名留学生也是经过了层层考核,
据清政府要求:
凡肄业学生必须身家清白品貌端正禀赋厚实资质明敏者方可入选。其身体孱弱及废疾者概不收录。
近代日本留学生
凡挑选以年在10岁至20岁为率,凡12岁至14岁者择其文理略通即可入选,其15岁至20岁必须中国文理通顺及粗通洋文、略解翻译方可入选。
那时的留学幼童可不像现在的留学生一样非富即贵,他们大多都是平民子弟,家中无法负担出国费用,不过还好有清政府兜底,首批30名留学生,后又陆续派去了90位留学生。
近代留学生之父容闳
二:学习环境
这些幼童秉承清政府“吾国今日如垂危之病,以学为药,而子弟之出洋求学者,乃如求药之人”的理念,毅然离别家人,踏向了异国他乡。
这些幼童从小接受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毒害,从小便要三跪九叩,还要反复学习国朝例律、四书五经等,等到出国的时候,还被接受了波洗脑。
在外留学生合影
但到了异国他乡,就都不一样了,在异国受到独立与自主等等新思潮的影响,这里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心中又难免会渴望充分自由、没有约束的世界。
但不论如何,这些求学者们求学报国的思想从本质上是没有动摇过的,他们还是学成回国者占了大多数,他们还是为了国家,毅然回国。
曾留美的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曾对于学成回国者曾这样说道:“我们当时就是怕亡国,怕当亡国奴,想早点回来为国家做点事情。
留学生归国的合影
三:归国情侣档
胡适,一个上海滩的浪荡的纨绔子弟,整天吃喝嫖赌,怎么说呢,作为根正苗红的地主儿子,在20岁的时候,启程进入康乃尔大学,选读的是康奈尔大学的强势专业农科。
留学对于胡适而言,绝不仅仅是学问和知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寻求改变中国命运的思想与出路,尽管现在的很多人们都喷胡适,说胡适只是运气好罢了。
可这并掩盖不了胡适在历史上的功绩,他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前锋,和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学术上“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就是胡适提出来的。
胡适
陈衡哲,早年进入清华学堂留学生班,成为公费留美的少数女大学生之一,先后在纽约瓦沙女子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主修西洋史和西洋文学。
她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她不仅是北大的第一位女教授,更是中国的第一位女教授,哦,对了,在民国时期,她和胡适的爱情也是闹得轰轰烈烈。
陈衡哲在教育方面也有很突出的才能,因她独特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民国才女,这些才女就是在新中国也是有着一席之地,因此陈衡哲被誉为“才女之母”。
陈衡哲
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妇两个人,也都是美国宾尼法尼亚大学回来的高材生,二人因国内的建筑业长期停滞不前,所以二人去美国就是为了攻读建筑学然后回国,为祖国添砖加瓦。
他们二人对于建筑的热爱无与伦比,就连蜜月都是在欧洲考察建筑来度过,林徽因不论是文学成就还是建筑成就都是行业内杠杠的。
简单列举一下她所做的三件大事:一、参与中国国徽的设计;二、改造传统的景泰蓝工艺;三、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
林徽因与梁思成
四:归国英雄档
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是第三批留美幼童,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回国后,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外交家,可以说是在政治上风光无限,在外交上声名显赫。
在袁世凯当政时,担任民国总理,后追随孙中山先生,给孙中山先生在政坛上保驾护航,后在国民党改组后,又与蒋介石理念不合,居于政治权力的边缘。
就连伟大的毛主席都曾评价过他:要能上能下,上能做内阁总理,下能当中山县长。毛主席所说的这个人就是唐绍仪,可惜,最后被戴笠所派的特务暗杀于家中。
唐绍仪与顾维钧
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詹天佑是晚清第一批留美幼童,在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耶鲁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开始学习铁路工程,自此,詹天佑的一生都与铁路结缘。
詹天佑学成回国后,把他的毕生的精力和才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且在极其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卓越成就。
可能大家都知道京张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可能大家还不知道,中国的第一份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图纸也来自于他。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当然,这些留美幼童的成才率极高,这里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为大家一一列举,但他们,也同样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壮大做出过难以替代的贡献。
比如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的创办人之一蔡绍基,杰出的铁路管理者梁如浩,外务大臣梁敦彦,第一个被允许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张康仁,卓越的工程师郑廷襄,都是留学幼童而来。
以上四点缘由就是中国早期的留学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部分优秀留学生所取得的成就。
留法学生与徐悲鸿合影
他们都是因为历史的机缘巧合,因腐败的清政府被推向了历史的舞台,在外学成回国,然后在国家释放出自己毕生的光和热,他们的心中唯有“国家”。
可以说,百年来,中国的留学精神是有一种继承性的,这种精神发扬于特殊的时代,在特定的人群上变得灿烂多彩,也是留给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的宝贵财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