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代苏秦高华健:培养出20位海归博士,被美国纳入危险限制名单
“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卧薪尝胆的当代苏秦!”
2019年,随着美国将中国一所高校纳入危险限制名单,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用心良苦的华人教授。
在本次的高校限制名单上,出人意料地没有清华北大等老牌名校的名字!
名单上赫然是一所普通211高校,西北交通大学,这一切只因西安交大的一位毕业生----高华健。
这位中国物理天才在赴美留学后放弃国籍留在了美国,当时在国内饱受争议,负面评价成了主流。
但在美期间,高华健教授为我国培养出了20位海归博士,其中更有参与航天工程的设计师!
一时间社会评价两极反转,铺天盖地。
这位被誉为“当代苏秦”的华人教授身上,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曲折经历?
西安交通大学破例录取的少年天才
谈及自己厚达78页的个人履历时,今年已经59岁的高华健脸上并无丝毫得意之色。
恰恰相反,这个生于中国的物理天才,曾经拿到的也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路人剧本。
出生于四川成都,父母都是电机工程师,从小被“放养”长大,没有上过一天培训班,也不曾得到身为新时代第一批大学生的父亲倾囊相授……
高华健,硬生生从人生里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通路。
(高华健)
从童年时代开始,他就显得与身边的同龄人格格不入。
其他人家的孩子放了学就在院子里疯玩,他不去参与;
其他人家的孩子在课堂上应付差事草草了事,他非要做刨根问底的第一人;
其他人家的孩子读完书后乖乖进了工厂打工,他偏要去赶高考的浪潮,做那个时代里的逆行者。
“并非成绩很好,而是时代的因素。”
先是高华健在研究所任职的父亲被调去了偏远地区,紧接着,学校不注重学习、不讲成绩的不良风气也开始蔓延。
但在一众浑浑噩噩的同学中,高华健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却坚定执着。
1970年上小学,1977年高考恢复。彼时才刚刚升入高中的高华健,说什么也要去报名下一年的高考。
当时,专业知识型人才紧缺,大家纷纷想要跳出龙门,左边博得右边美好未来,高考的难度不言而喻。而高华健准备备战高考的时间,离下一年的高考不过才短短的五个月。
在外人眼里,高华健的决定无异于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实现。好在他的父母开明左边睿智右边,无条件地支持着高华健的决定。
为了能尽快跟上同龄人的节奏,高华健的父母开始四处借书,日以继夜地手抄知识点,供高华健学习。
一切从零开始,就是高华健的真实写照。
或许是有从小的知识储备相助,高华健并没有辜负他父母的付出。
即使面对着的是紧迫的高考倒计时,他也硬生生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重围中杀出,如愿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破例发出的录取通知书。
在那个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的第二年,670多万的报名考生里不乏卧虎藏龙之辈,最终却仅仅有7%的考生能成功过线,继续在成为祖国栋梁之才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奔走着。
而那时年仅15岁的高华健,毫无意外地成为了那批祖国栋梁中屈指可数的少年天才。
放弃国内“铁饭碗”,物理天才转投国外学术界
高华健的理科天赋,在高考成绩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完全不懂文言文,语文比较糟。英文最差,只得29分。”
与语文和英语成绩的窘迫不同,高华健的理科平均分高达95分,理科各科无限逼近满分的实力,为他步入大学后的专业选择奠定了基础。
考虑到就业的局限性,高华健最终听从了父亲“选择实用性更强的专业”的建议,放弃物理数学等优势科目,转而攻读介于学术与实用二者间的应用力学。
在他上大学之前,两位家长不是没有顾虑。
即使高华健天赋异禀,拥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但他毕竟只是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在一众青年甚至是“老三届”里,年龄断层依旧是个不小的问题。
但随着高华健大学生活的逐步展开,徘徊在他父母心中的担忧也被他的行动所化解。
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后,高华健身上却丝毫没有神童的一贯作风。据他当时的同学介绍,高华健开朗、爱笑、善于沟通,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了一片。
不仅如此,在大学读书期间有了更丰富广阔学习资源的高华健,前进的步伐一直都没有停下。年龄的差距没有束缚住他在学术界遨游的脚步,反而成了他努力拼搏的最佳助力。
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高华健的成绩都非常优异,经常领跑全专业,被各科老师所看好。
(高华健)
在那个年代,研究生就已经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学历。大部分心有建树的学生们,都会选择在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家建设领域,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回报,国家在提供给这部分高质量人才优渥的就业待遇之外,还大多依照毕业包分配的模式,早早的为他们打点好了毕业后的“铁饭碗”人生。
换句话来说,已经读到研究生的高华健,一旦毕业,美好的未来就尽在手中。
但在安稳生活面前,高华健却表现得非常犹豫。
在大学期间,他已经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学术世界,也因此更加明白自己的热爱所在,普通人眼中的安稳人生,对他而言根本不足一提。
“从读书时期,我就发现了解事物如何运作是既有趣又令人满足的事。”
他坦言,比起按部就班地完成人生,他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学术遨游。
(高华健)
一次与老师交谈时,他无意间得知,相比于正在起步的国内,国外有着更先进的学术理念与研究仪器。
几乎就在这一瞬间,高华健就下定了要出国留学的决心。
有之前优异的成绩打底,高华健的公费留学之旅非常顺利。
国外的哈佛大学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便不假思索地攀援而上。
为了能成功进入哈佛深造,高华健着实已经在英语上下了狠功夫。从前那个高考英语成绩不到30分的天才,硬生生考出来满分的托福成绩。
但即使是这样,语言交流问题依旧是摆在高华健面前的一道顽石。
出国后,高华健发现,想要在国外正常生活,卷面上满分的托福成绩,在现实世界的语言交流环节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
甚至在报读ESL课程时,考试成绩满分的他依旧被老师拒收,上演了一出无法入编班级的尴尬场面。
好在高华健生性乐观,即使语言交流存在障碍,也依旧坦然与本土学生对话,硬生生靠着实践,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给自己的异国求学之旅来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高华健)
与百废待兴的国内相比,国外确实拥有更广阔丰厚的学术知识,而作为世界顶尖级教育学府,哈佛大学也给学生们提供了更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这让高华健有了些乐不思蜀的感觉。
想要汲取到更多知识养料,唯有埋头苦读。
与彼时初入象牙塔的少年天才不同,已经成年的高华健已然对如何学习有了更深的见解。
再加上兴趣使然,他的留学之旅平顺非常,各项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如雨后春笋,让他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仅仅两年时间,高华健便拿到了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毕业证书。这在向来以“入口宽、出口窄”闻名的哈佛大学,简直成为了神话般的存在。
祝福和艳羡声扑面而来时,处于舆论中心的高华健却显得过分淡定。
很快,他便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继续攻读哈佛博士学位。
(高华健)
此言一出,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为之震惊。
这一路走来,虽然高华健的天资与努力程度有目共睹,但在向来以严苛著称的哈佛大学,留学生所要克服的难题还是太多了。
尤其对于博士学位来说,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是常态。单单拥有一腔热血与勤奋用功,未免太过单薄。
一切不可能交汇而来,不走寻常路的高华健却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将自己的决定通知父母之后,他又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科研生活。
这一次,高华健的超强跨越传奇依然在续写。
普通人动辄需要五六年才能啃下来的博士学位,他只用了四年就揽在怀中。不仅如此,在校学习期间,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不胜数,直接让他在科学界有了一席之地。
而这个时候,高华健不过也才25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心中对自然界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也与日俱增。等博士毕业时,单纯的某一专业学习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他的触手开始向不同领域延伸。
而大学教授,就是他能找到的最好方式。
(高华健)
“你经常可以自由选择研究课题,再跟同行分享成果,从而达到广泛的影响力。”
从哈佛大学毕业后,高华健曾辗转斯坦福、联邦德国斯图加特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美国布朗大学、中国西安交通大学等多个单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过招,积攒了丰富的实验素材及经验。
也得益于这段时间的深耕,高华健的论文发表数量更多、专业标准也更高,甚至达到了近400篇的创作神话。
而凭借着在固体的微宏观形变和破坏行为领域的专业见地,高华健已实现了对现代力学研究的领跑成就,成绩斐然。
(高华健)
有了奖项与名号傍身,他的去向问题,一直为各国学术界所重点关注。这样优秀的高端人才,无论在哪个领域发光发热,都是对本国科研实力的重大加持。
随着高华健的国外学业进入尾声,国内盼望他归国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大家在惊叹少年天才的别样成就之余,更不吝啬表达对人才的规劝,希望他能感念旧日恩情,早日回来报效祖国。
与此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金属研究所也纷纷向高华健抛来橄榄枝,提出丰厚待遇,意欲留住这一罕见人才。
一边是翘首以盼的祖国,一边是掌握先进科技的国家,高华健一时间非常犹豫。
改换国籍,国之骄傲“卧薪尝胆”反成众矢之的
从时间线上来判断,一夜之间将高华健从国之骄傲的神坛上拉下来的,毫无疑问是他的国籍之争。
在收到中、美、德三国邀请后,首次露面的高华健对外宣布,放弃中国籍,加入美国籍。
(高华健)
此言一出,无异于平地惊雷,引发了国人的强烈骂战。
大家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这个物理天才的传奇故事,就被天才的骤然反水惊出一身冷汗。
一时间,“白眼狼”“慕洋犬”等极具侮辱性的评价甚嚣尘上,似乎从高华健宣布更改国籍的那一刻起,他之前的所有努力与荣耀就开始加倍反噬,让他的光环不断式微。
面对铺天盖地的言语攻击,高华健却始终不曾为自己辩解一句。公开陈述自己的发展方向后,他就已经向那些期待自己的看客做了交代,接下来的时间,他要全部留给自己。
从2000年到2019年,高华健一直都在路上。
更改国籍后,抛去了身份的限制,高华健有了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源,这让他在数个科研领域如鱼得水,里程碑式的论文接二连三的发表,他的脸上却不见疲态。
而形容起自己工作时,高华健将它比作了侦探,“想方设法解答谜题,掺杂成功、失败和气恼”。
对他而言,学术已然成为了割舍不掉的热血。
直至2019年7月,在世界固体力学领域,高华健的“MSG理论”论文引用率高达余次,领域内排名第1,达到了前后二十年历史引用之最。
不仅如此,他还累计获得中美德三国院士称号共5个,研究成果才能为世所认可。
纵观他的科研成果履历,无论是高达533篇学术论文的发表记录,还是被2000余所学术机构争相引用的“MSG理论”,甚至是首位以华人身份揽入怀中的RodneyHill固体力学奖,单拿出哪一项来,都足以为人所称道。
(高华健)
取得的成就多了,偏激者们便只能对着高华健的国籍开炮,指责他不顾祖国苦心,以自己为例,加速中国人才流失。
可是,对着高华健的行程安排细细分析,国际理论者的批判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自2000年以来,除去在美、德的学术交流及研究,高华健同样匀出了一定的时间,将自己留给了中国的研究人员。几乎每一场学术演讲,他都要细心准备,恨不能倾囊相授。
而他在国外时,也会有意识的将合作机会更多的倾向中国机构,不断延长自己在国内的交流时间,帮助国内学者构建先进的科研体系。
在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也是目前首个能稳定合成纯氮类物质的国家这场翻身仗中,高华健功不可没。
不仅如此,在国外担任讲师的他,手下学生的归国率也是出奇的高。
(高华健)
据统计,曾在美国留学期间受教于高华健的留学生中,有近20位高端人才选择了回国发展,效力不同领域。
而这些人里,他的学生王翔更是直接参与了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对接任务,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专业力量。
直到这时,人们才发觉高华健的用心良苦。
他本人也曾在后来的采访中坦言,在美留学时,他不光受到了更为先进的知识教育,更是切身体会到了国内国外不容忽视的断层差距。
在他看来,绝对实力面前,空有一腔报国志,远远无法解决问题。
与其在中国贡献于“从0到1”的开山事业,不如在国外韬光养晦,源源不断为国内输送新鲜的学术资源,协助其完成“从1到N”的学术飞跃。
从结果来看,当时“断尾求生”的高华健,此时无疑获得了最理想的结局。
结语
科学无国界。
近代至今,中国留美教育已过百年之久。绵延历史演变不绝,各代留学生们所面临的终极选择也不尽相同。
从换国籍求发展,到立志回国报效祖国,高华健与其学生王翔,无疑就是不同年代留美学生观念的真实写照。
如果没有前一代人忍辱负重的发展意识,后人的拳拳爱国心,恐怕也失去了绝佳的用武之地。
对科学家而言,国籍的改换与否,远远不能成为判断其是否爱过的标尺与依据。
诚如高华健的母校校长所言,高华健的求学历程,是一代年轻人积极追求的过程。而他本人,更是所有青年学者与教师应该学习的榜样。
参考资料
岳婷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5.
神童高华健放弃国籍加入美国,结果坑惨美国,为中国带回20位博士
专访NTU固体力学家高华健教授-用一生的专注取法自然为科研所用
他是中国培养的高材生,中美德三国抢着要他,他深思后果断入美籍
高华健校友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高华健:放弃国籍加入美国,本以为忘恩负义,却带20位博士回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