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回国就是正教授?中国现阶段混杂的职称体系科普

周围总是听见有人吐槽,目前的高校职称体系实在太混乱了,外行人更是一头雾水。今天小编多方搜集资料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首先,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岗位混乱是正常现象。因为这些年国家发展迅速,人才更替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而职称体系又难以在三五年内完全除旧换新。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解释:1.中国的旧职称体系;2.发达国家的PI职称体系;3.中国现阶段混杂的职称体系。01中国的旧岗位体系:讲师→副教

海归博士回国就是正教授?中国现阶段混杂的职称体系科普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周围总是听见有人吐槽,目前的高校职称体系实在太混乱了,外行人更是一头雾水。

  

  

今天小编多方搜集资料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岗位混乱是正常现象。因为这些年国家发展迅速,人才更替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而职称体系又难以在三五年内完全除旧换新。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解释:1.中国的旧职称体系;2.发达国家的PI职称体系;3.中国现阶段混杂的职称体系。

  

  

01

  

中国的旧岗位体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如长江学者)

  

10年前,尤其20年前乃至更早,多数大学教授都是这样晋升的:博士毕业留校成为讲师,进而随着年限、资历的提高,评为副教授、教授。在80年代,硕士毕业也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就能当讲师、副教授乃至教授。

  

当然,不同层次的学校,其岗位没法明确作对比;同时,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人作比对,也不太合理。有人说“清华北大的本科生跟普通二本的本科生也是一个概念,都是全日制本科学历”。

  

这肯定是有差别的。“清华的本科和211的博士,哪个厉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要看关注哪方面。后者当前水平更高,但前者潜力更大。

  

  

关于旧式职称(岗位)体系,还涉及博导资格问题。上推20年,我们高校的学术水平跟国外差距非常大,博导资格不是随便哪个高校教授都能有的。

  

所以一般情况是:讲师无招收研究生的资质;副教授,以及部分教授,是硕士生导师;教授中的那部分水平最高的,是博导,这还得是有博士点的学校才行。

  

而那个时候,国外名校归国的博士、博后,直接在国内名校做正教授+博导,也是正常现象。其中的优秀者,甚至可以直接破格成为长江学者。只能说,那时候我们太落后。

  

  

  

02

  

主流发达国家教职体系:PI(PrincipalInvestigator)制:助理教授(AssistantProfessor,AP)→副教授(AssociateProfessor)→教授(FullProfessor)→讲席教授(ChairProfessor)

  

  

主流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早在几乎一百年前就已经崛起了,因此早已形成很稳定的教职体系。所以学术界的一般流程是:博士→博士后→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在中国人听起来不是很高级,但水准其实是非常高的,因此都是博导,有启动经费招博士,雇博后,自己当“老板”,即所谓的PrincipalInvestigator。

  

其学术地位本质上跟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无区别,都是独立PI,只不过年轻,资历浅。所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招人规则是:要么就不招,招进来就是博导、独立PI,因为他们认为招进来的人水平都是一流的。

  

  

不过助理教授不是终身教职,6年后需要评副教授,评不上就得走人,所以工作压力很大;评上了副教授,则晋身终身教职(tenure)序列,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即便不干其它工作,每周只教几小时课,学校也得养着。

  

但实际上,能晋身副教授的人都是很有学术追求的,没人真的会评了tenure便开始养老。所以他们还会继续努力,晋升为教授——一般在45岁以上,这是多数人的职业生涯。

  

而教授中的极其杰出者,会获封为ChairProfessor,工资也会比普通教授更高。在美国私立大学,这种ChairProf一般是冠有某个名人的名字的。

  

比如颜宁在普林斯顿的岗位是ShirleyM.TilghmanProfessorofMolecularBiology,是以普林斯顿前校长名字冠名的。ChairProfessor其实大致对应于中国的长江学者。

  

  

  

03

  

中国现阶段的混合教职体系:既有旧体系,又有新体系

  

  

如前面所讲,因为过去我们实在是太落后了,所以出现一种现象:我们的教授,水平可能不如发达国家的助理教授。所以存在一个问题:海归的博士后,学校应该给什么职称呢?给讲师,人家不来;给教授,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当教授,院里50岁的副教授会是什么感受?

  

当然,最终来看,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多数学校在早期还是直接给了海归博士后正教授、副教授的职位,甚至,一些杰出者直接回来做长江学者的例子也不少见。

  

慢慢的,国内高校学术水平高起来了,觉得不能再随便给正教授了,其中的名校如北大清华,从大约5-10年前开始,觉得连副教授也不能随便给了,应该跟美国名校一样,从tenure-track助理教授给起。

  

这样一来,海归们一开始心里是不太情愿的,因为去年回国的人可能还当了副教授,而现在回去就只能当助理教授了。——没办法,水涨船高,你不去,后面还有大批人在等着。

  

  

所以这也是一个博弈的市场过程。这也导致,现阶段不同层级的高校之间,其职位几乎无法对等比较,很多时候甚至同一个学校内都没法比,外人看了更是一头雾水。

  

比如,同一个应聘者,去国内10名左右的学校可能是副教授,但去20-30名的普通985还能当教授。同一个应聘者,去北清可能是助理教授,且非终身(tenure-track),跟国外一样,6年后需要评tenure,评不上就走人。

  

去10名的学校,也许直接教授了——校方为了抢人才,可能会承诺直接给tenure(事实证明,这样的诱惑还是能抢到一些人才的)。

  

不过不管是拿了什么职位,在国际学术同行看来,他们的CV(curriculumvitae)所体现出的学术资历都是一样的,即:事业刚刚起步的PI。

  

  

但是,老一辈的人当年入职时也曾是那代人里最优秀的,没有他们的贡献做基础,学校、国家也发展不到现今状况。加上此外的种种原因,旧的职称体制无法迅速退出。

  

总体来说,目前的国内现状是:旧的“讲师→副教授→教授”体制依然保留,但在逐步退出——顶级学校已经尽量不招讲师了,普通学校还招

  

同时,新的PI制也在采用,且在扩大,目前主要面向海归博士后,以后应该逐渐会国内外博后一视同仁。

  

  

而PI制所给的职位,各校也不同。PI制下,不管职位是什么,都是博导,且薪资往往大幅高于旧体制员工,所以可能会出现同一个学校里,新体制下助理教授(博导)的薪水高于旧体制正教授(硕导)的情形。

  

目前采用PI制的学校,对外一般回避年轻PI的职称,不会直接称“助理教授”,而是采用“特聘研究员”的叫法。大概因为“助理教授”这个称呼在外人听来比较low吧。

  

  

因此助理教授与讲师并不是对等的:理论上讲,前者一般手握大额经费,是独立的PI(俗称老板),具有带博士、博后的资格,自己全权主导研究方向;

  

后者一般不具备独立招生资格(但过几年大多会升为硕导),目前在国内的形式多是挂靠在大老板手下做小老板。

  

另外,再补充一下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的概念。一般存在于中科院系统,原则上,跟高校旧人事体制的对应关系是:研究员=教授,副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讲师。这个对应关系目前依然大致成立。

  

总之,岗位不对等的现象其实在各国都有,而且国与国之间也不好精确对应。所以学术同行看一个人是什么资历,还是要直接看CV。

  

包括哪年博士毕业(学术生涯开始),哪年做的博后(流动性职位),哪年拿到的固定职位(是自己当PI还是受PI领导),哪年拿到的永久职位。通过这些,一般就大致判定了。

  

本文来源:师培联盟,机工教育等。仅用于学术分享,文中观点不代表本人立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落户咨询2
最新资讯
落户咨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