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中国在英国有22万中国留学生滞留英国,其中1.5万小留学生,年龄跨度在10-17岁,平均年龄仅14岁左右。
这一消息一出,网友集体傻眼,我们国家的留学生群体已经这么庞大了吗?
据教育部官网发布: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2万人,单位公派3.56万人,自费留学59.63万人。
留学热潮早已悄然兴起,同时留学生低龄化越来越普遍,且美国与英国依然是留学的首选。学生和家长的留学动机,也因人而异,大部分人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为了文凭为了更好就业为了移民不管是为了什么,背后都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换得更好的生存。那么,留学能不能达到这一诉求?
个人觉得:年龄太小、自理能力太差、对中国文化缺少深刻认识、德育不足的人不易出国留学,因为没有本土文化的信仰护航,注定一生歧途。
从“166个家庭联名申请祖国援手”反思“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3月16日,英国小留学生家长向中国外交部、驻英国大使馆发送了一份《关于对滞留在英国的未成年中国小留学生开展领事保护的申请》称:
国际航班一票难求,很多家长花了几万甚至几十万买不到一张回家的票。多国对中国人取消过境,造成无法转机。小于11岁的孩子,即便买到机票也无法登机。
所以,希望祖国能够包机将小留学生接回。同时家长愿意支付相应费用,也完全愿意服从中国政府的防疫措施,让孩子回国后居家或集中隔离。
家长为什么会执意将孩子接回?
有的家长担心托管家庭太过饱和,有的家庭一托六,孩子们可能挤在客厅沙发上凑合着过。同时,觉得英国人的防护观念不靠谱,他们不愿意戴口罩,也不够谨慎。再加上孩子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多孩子情绪已经崩溃,一直哭,感觉世界末日。
家长的担忧其实从骨子里的文化意识的不认同和对异国他乡的不信任。
刘晓明在央视采访中回应上述申请时称:小留学生家长的担心他非常理解,正在积极协商,看能不能增加临时性的商业班机,或者是包机。对于中国籍的留学生,甚至是华裔,祖国都从未放弃过。
如果不是疫情,“个人与国家”这种紧密的联系,每个人危难时刻的选择都不会这么明显的表现出来。
大多数家长愿意用“洪荒之力”送孩子去境外上学,甚至想转国籍,却在骨子里却只认同中国的文化,认为孩子在外面不安全。同时,即便身处国外,拥有境外国籍,只要你仍然是黄皮肤、黑眼睛,你仍有可能随时被歧视、排挤,甚至抛弃,那注定是你无法搭稳的一艘船。
而我们拥有的最后一张王牌,仍然是我们统一血脉、文化的祖国给予我们保障。
所以祖国强,个人才更安全。
二、他们为何会“数典忘祖”,被世人鞭挞?——缺乏本土文化信仰
左一:蒋逸文
回顾一下:
“豌豆公主病的日常”因为咳嗽,被隔离检查,因不满检疫时间过长及在检疫区进食,打110报警,请警察到隔离区示范吃饭,偷拍视频发至外网,并在推特上发文侮辱国人;澳籍华人女子回国后,不按照规定居家隔离,不戴口罩外出跑步;面对工作人员的劝阻,该女子大发雷霆,直言要工作人员找领导来。一位意大利归国的留学生,被上海某医院收纳接受14天的医学隔离,隔离期间不满开水壶烧水喝,大吵要喝矿泉水,争吵要“人权”,要“活下去”。山东一归国留学生大闹隔离点,拒绝被采集咽试子,拒绝量体温,拒接电话、美籍华人,旧金山交响乐团提琴副首席刘韵杰在facebook上公开诋毁国人,诋毁国家,上海四重奏二提琴手蒋逸文附和诋毁。.......当一桩一桩的事情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它会形成一种认识:一些出国的人士对于自己国家的体制与文化有了相当的排斥,出现了“数典忘祖”的行为,同时,这种行为从来都是被世人鞭挞的,无论古今,无论中外。
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他们是怎样变“坏”的?
从表面看,是文化从众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说每个人都有潜意识的“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有科研人员做过一些街头实验,一群实现约好的演员,假意在广场上行走。镜头中的行人并不觉得周围有什么异常,突然,他周围的行人全部倒下,行人最初十分惊慌,看见周围的人全部倒下,于是自己也倒下了。测验过很多人,大多数都无一例外的跟着倒下,这就是从众心理。
因为我们思维里有这种潜意识:别人都这么做的,我也这么做,我也这样说,这样,我和大家一样才是安全的。同时缺乏分析,不做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随大流走,则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心理。
所以,在国外的社会环境下,更容易迷失自己,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侨胞,有完全独立的判断能力,可以不为外相所迷惑,即便在异国他乡,从始到终保持中国心,在我国疫情初期,积极为祖国寻求援助,在美国抹黑中国的时候,他们勇敢的站出来为祖国发声。
同是海外人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巴尔扎克说:以利益为主的阵营总是会动摇的,但以信仰为主的是分化不了的。
中国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而文化的传承就是一种信仰,信仰是我们的精神归宿,更是我们的行为根本驱动力和生存底线。
三、缺少本土德育——低龄留学生将成为灵魂的迷失者
什么是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所以德育根植于历史文化的传承,社会行为的影响与研判,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小就迈向异国他乡的孩子,免不了失去本土文化德育的机会,成为无本土信仰的人,这样的人灵魂注定孤独。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小的时候,从大陆逃到台湾,后来又和德国丈夫组织了家庭,她感叹自己,终其一生,是没有一个可以成为“家”的地方。
她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信里说:"逃民“被时代的一把剑切断了她和土地、和传统、和宗族友群的连结韧带,她漂浮,她悬在半空中。因此,她也许对这个世界看得特别透彻,因为她不再友群里,视线不被挡住,但是她处在一种灵魂的孤独中。这样的女儿长大,自己成为母亲之后,就不希望儿女再成”逃民“。她执意要给你一个家,深深扎在土地上,稳稳包在一个小镇里,希望你在泥土上长大;希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希望你,在将来放浪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远有个不变的小镇等着接纳你,永远有老友什么都不问地拥你入怀抱。
“你是哪国人?”——低龄留学生长大以后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会两国或几国语言,拿一国或两国护照,却很可能他所持护照的国家,不是他心灵所属的家园,而他愿意效忠的国家,却拒绝给他国籍,当危难来临时,正如这次疫情,在护照国家可能被排挤,想回到往日家园,兄弟姐妹却再也难接纳,这样的代价大不大?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道德是什么?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导向与约束。它不同于有形的左边法律右边,它更是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保证一个人在一生中的各种选择下做出最安全的选择。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而知识却永远也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
所以最重要的教育仍旧是德育,姚明父母说,比起打篮球,更希望儿子“做个好人”。
这个“好人”可以理解成为符合中国文化的有道德约束的人,这种文化的影响不像学校的分数可以直接衡量,但是它对于个人一定远远大过于分数带来的利益,它确保一生不会不会走向歧途。
结语:
同样,对于1.5万小留学生漂泊在外,网友们一边可怜孩子无辜受连累,一边又质疑父母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的动机。
为什么送这么小的孩子出去?
获得英国国籍,享受发达国家的优越的社会保障。获得英国国籍后,回来申请清华、北大,降低了门槛。把祖国当备胎,两边享受好的福利。有几个敢拍着胸脯说,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成后好回来报效祖国。
当然,“为了更好的生存”这个理由并不丢人,有条件的父母想走更多的捷径无可厚非,毕竟人都是利己的。
然而真正的利己,首先要敬重规则、尊重文化传承,切不可短视与盲目,毕竟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作为俩个孩子的全职宝妈,一直探索前行之路,勇于突破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加强大。我是佩宁,我是俩宝妈,我热衷于读书、自我觉醒与知识分享,关注我,我们携手成长!
#优选计划-新锐作者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