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按字面解释就是海外归来的人士,现在专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海归”不仅带来了海外的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市场和观念。海归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民网甚至言:“海归人士绝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曾几何时,国内但凡有点能力,有点钱财的人都削尖脑袋,千方百计地谋求出国之道,以移居海外为荣,如今随着中国的富强,经济的发达,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回国浪潮。
其实,假如国内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主自由,经济繁荣,谁又愿意背井离乡,远离故土亲人,在陌生的异国他乡谋生呢?从国人削尖脑袋谋求出国到纷纷假如海归的行列,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的变化,也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海归”已成为中国的时尚话题和普遍现象,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历史上究竟谁是第一个从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海归呢?
这个人就是容闳,容闳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1828.11.17-1912.4.21)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也是海归知识分子,1854年11月,26岁的容闳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拒绝西方大企业优厚待遇的挽留,毅然回来报效祖国。可算是海归第一人。
学成归国的容闳一心希望积弱落后的祖国能尽快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在一些手握重权又颇有改革图强之心的晚晴改革派大臣的支持下,兴办实业,学堂,引进最新设备和技术发展生产、采用最新科学知识和制度改革教育培养人才,倡议选派幼童出洋留学的建议,意在以回国留学生为骨干,有计划地引进西技西物,发展图强。对中国的近代化和上海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官场腐败,国人愚昧麻木,外有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抢夺财富,内有民众揭竿起义,朝政废弛,民不聊生,大清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时国内的状况让容闳痛彻心扉,给他的爱国热情当头浇了一大盆冷水。时值咸丰年间,南方的太平军肆虐,大清失去半壁江山,容闳当时把中国近代化的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国运动上。
咸丰十年(1860年),出于对太平天国的同情,冒险前往天京(今江苏南京)考察,目睹到的却是太平军的凶残杀戮,惨无人道的种种劣迹,大失所望,“未敢信其必成”,对洪秀全授予一枚四等爵位的官印坚辞不受。
容闳虽然对太平军的残暴极为痛恨,但对太平军的兴起却有着深刻的认识。“恶根实种于满洲政府之政治,最大之真因为行政机关之腐败,政以贿成。上下官吏,即无人不中贿赂之毒。……官吏既人人欲饱其贪囊,遂日以愚弄人民为能事。于是所谓政府者,乃完全成一极大之欺诈机关矣。”
容闳此言,可谓一针见血,道出了晚晴各地风涌云起的起义暴动以及清政府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容闳之感叹,对照清后的北洋政府,以无量头颅无量血换来的国民政府以及……之现状,究有又有多大之改观呢?读史至此,怎不令人扼腕长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