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圆明园里游人尚稀,一百多年前留下的遗址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壮美。一群异国面孔的年轻人,携带着摄像机、灯具、脚架等摄像装备,在遗址旁停下脚步,寻找角度,开始拍摄。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旁,北交大留学生团队正在进行短视频拍摄。
短视频拍摄团队在高铁驾驶舱里拍摄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纪嘉伦(左一)指导留学生学习高铁驾驶的镜头。
他们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留学生。今年3月底,北交大启动了“大道之行”国际人才视野下的“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邀请来华留学生自导自拍短视频,从他们的视角寻找近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踏访建党百年来在北京的历史足迹,展示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系列短视频计划拍摄10集,每集时长3分钟。在圆明园内拍摄的正是第一集,标题为“修复”。
留学生李客希(左)、萨克林(中)和宝丽(右)一起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
北交大退休教师恽大文为项目所写的“大道之行”四个大字深受留学生们的喜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彦青(左二)和学生们一起将其高挂在学院里。
镜头里,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佳瓦扮演的外国游客面对圆明园遗址遗憾不已,而担任导览志愿者的女同学拿出平板电脑,向他展示经北交大“圆明园文化基因图谱研究”团队“云修复”后的圆明园景观,佳瓦十分感慨:“圆明园大火烧毁了一个国家的辉煌……看到修复后的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意义太特殊了!”
22岁的佳瓦是北京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大一的学生,“我来中国是为了学习中国是如何快速发展起来的,一年多来,我发现了中国发展的一个秘诀,那就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会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佳瓦的好朋友、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亚历克斯,担任系列短视频的导演和摄像。亚历克斯喜欢别人喊他的中文名字——李客希,他从高中起就喜欢拍照,这个活动刚好给了他发挥兴趣特长的机会。“来中国三年多,我已经爱上了这里,这次拍摄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整支留学生拍摄团队有20多名成员,大家在团队里各司其职,按照计划在课业之余完成拍摄。
北交大“大道之行”拍摄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展示现代中国。
“该系列短视频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铁路发展为主线,结合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语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来华留学正能量,让世界了解中国,进而丰富‘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的内涵!”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彦青说。
(原标题:“大道之行”看中国)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和冠欣实习生杨金智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