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实习生刘鑫):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各国学子把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国。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去年来华留学生数量首度突破20万人,达到22.3万人。除了汉语、中医药等传统的热门专业,经济、自然科学、艺术等专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
“来中国之前,我以为中国是个很传统的国家,人们都穿着传统的衣服。我没有想到,街上穿行的年轻人都非常时尚,(之前)我以为他们都穿旗袍。我还以为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当你在街上走的时候一定会很拥挤,人们一定需要推开别人前行,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说话的是来自印度的女孩妮堤,她在中国大庆的一所大学里留学。在来中国之前,曾经以为中国还是个到处是秦砖汉瓦、雕梁画栋的古老国度。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后,她虽然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国度。特别是她留学的城市大庆,这个以石油、石化和高科技产业著称的新兴城市,更是让她感到很亲切。“我从同学和老师那里听说这个城市生产很多石油。当你在大庆游玩的时候你会看见很多抽油机,我之前从没看见过,我们非常感兴趣。大庆每年都将石油输送到世界各地。很多学生在大学里面学习石油工程,他们都很骄傲。化工工程在找工作的时候很有优势。这是一门很重要的工业。”
妮堤留学的大庆位于中国东北,并不是一个很发达的城市,不过她很喜欢这里。在这里,她可以随心所欲地逛街买漂亮的裙子,也可以和朋友去电影院看她的偶像成龙演的电影。不过她不知道,如果放到30年前,一个印度姑娘如果出现在大庆的校园里,肯定是条轰动性的新闻。因为那时候,整个中国的外国留学生都屈指可数。
虽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年,也就1950年开始,中国就开始接收留学生,但由于外界的封锁以及国内的一些政策,在很长时间内,在华留学生的人数少得可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经济高速增长,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象妮堤这样被这个神奇的国度吸引,来到中国求学。特别是近几年,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外国留学生人数的持续增加,除了中国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外,中国政府为留学生提供的优惠政策也是重要原因。仅去年,中国政府就投入5亿元人民币,为1.4万名优秀的外国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来自苏丹的小伙子穆斯塔法就受益于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得以到北京语言大学就读。
穆斯塔法来中国四个月了,他渴望更多地融入中国社会,但语言是他必须迈过的一道难关。“我要练习(汉语),包括和中国朋友一起练习,我希望我能结交中国朋友。”
中国人的外语水平也在提高,这给留学生们在中国的日常交流提供了便利。在北京许多高校的报摊上,都能看到英文原版的《时代周刊》、《经济学家》杂志。经历了北京奥运会,这里小到幼儿园的孩子,大到上了年纪的人,几乎都会一点英语。
四十多岁的李素云在北京的一所高校里开了一家卖日用品的小商店,每天都和留学生打交道。“我们几乎是天天面对他们,(他们说的话我)大概都能听懂。他说汉语说得不太好的,有时候说点儿英语,我们也能听懂的。”
交流不仅仅是平时生活中的“你好”、“谢谢”、“对不起”。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风格、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是这些外国学生们在中国学习过程中最好奇的,也将是他们学成回国后,与国人分享的一大财富。
来自日本的加藤嘉一2003年时作为公派留学生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就在加藤入学的这一年,北京取消了对外国人居住地的限制。北京市的宾馆、饭店不再区分“涉外”和“涉内”,常住中国的外国人,也可以租住中国人的房子,甚至在中国购置房产。加藤目睹了这些变化。这几年来,他作为组织者、策划人、发言人、主持人参加过的中日学术交流活动、国际研讨会有五十多个,这让他成为了中日关系、中日交流的热衷观察家、参与者。“社会在变化当中,今天的北京是大变化中的一个场所。比如说在媒体上,我没有想到北京这么多元化,这么开放,这么有爆发力。”
留学对于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到另一个国度学习知识,而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体验。对外国留学生们而言,只要他们对中国感兴趣,那么来这里留学,他们就能够更深切地体会这个国家多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