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查沁君1
受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学生流动遇阻。本应今年秋季出国留学的准入学生们,受签证、航班、政策等多方面限制,被迫改变留学计划,部分学生还面临升学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日前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录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出国留学生,为学生提供国内求学机会。
“留学生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不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占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标,对高校其它各类招生不产生影响。”教育部发言人还指出,学生完成学业后,达到学业要求的,仅颁发外方高校学位证书,并可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获得认证。
在此次临时性扩招院校名单中,有来自北京、浙江、广东等19个省市的约90个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其中,西交利物浦大学在2020秋季自主招生公告中披露其招生规则,要求原录取大学世界排名原则上不低于150位,英语语言最低要求雅思5.0或托福62,拟录取总人数为100人。
在上课模式上,海外高校也做了相应调整。
纽约大学教务长KatherineFleming在5月19日给所有大一新生的邮件中表示:被NYU录取的国际生可以就近选择纽约大学全球14个分校入学,即“GoLocal”项目,该选项可包括面对面授课和在线课程的组合。中国学生可以选择在上海纽约大学入学。
康奈尔大学也于6月30日推出“StudyAway”计划,拥有中国国籍或居住权的学生可申请入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华大学。
按照“studyaway”规定,国际学生需要在本地大学完成一至两门线下课程,且需要康奈尔大学至少12学分的线上课程。康奈尔大学的学费正常缴纳,并支付在本地大学的食宿费用。
教育部发言人表示,这是“疫情期间的特殊安排”,用来“疏通学生就读出路,提供更多就学选择”。
“这是现行高考录取制度和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之下所能做出的符合政策的调整。”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界面教育说。
在他看来,此次中外合作大学“扩招”,并非政策突破,不过是在此前招生基础上,扩大计划外招生项目的人数,并根据申请者的实际情况,不要求提供高考成绩,而根据被海外大学录取情况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计划只针对已持有境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并原计划于2020年秋季学期攻读境外高校本科或硕博士研究生的中国内地(大陆)籍学生。
而仍有大量留学生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利好,他们所就读的海外学校并未囊括在中外合作大学及项目的招生范围内。
熊丙奇介绍,根据目前的高考制度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此类学生回国后如果要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必须参加高考,被高校录取后,才能获得全日制教育机会,包括选择高职高专也是如此。否则,只能选择计划外的中外合作项目,或者选择成人高校、自考助学。
这同时牵涉到中国整体的高考制度改革或学籍管理制度改革。“这也是中国几十年来所困惑的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熊丙奇评论道。
在解决方案上,熊丙奇认为,可以结合高职扩招,实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允许有高中毕业证或高中同等学力者直接进高职求学。同时,探索本科院校的插班生制度,让准备回国求学的学生参加插班生考试,录取进相应年级求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