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上海户籍对于没有孩子的人来讲的确用处不大,除了可以单身购置一套房产外,平时几乎用不到上海户籍。
但是上海户籍却可以让你在关键时候不掉链子,进入到一个不是那么差的学校。是的,没错!上海户籍是为小朋友读书保下限用的。
自从上海放开外地户籍儿童入学条件之后,在上海务工的外地人员子女均可在上海就近上小学与初中。
而这就导致了一个社会矛盾:本地户籍精英和新上海人精英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同底层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读在同一所学校。
同时一个地区的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产生了“学区”的概念,学区与房产相挂钩并拉高了好学区周边的房价,资金层面不足的家长无法负担高昂的房价,自然也无法与同片区的小朋友上同一所学校。
从而与底层务工子女做出区分;结果就是一般的公办小学往往只能沦为菜小。
上海公办小学的入学顺位如下:
第一梯队:人户一致(满足对口学校的要求比如年限、孩子与户主间是直系亲属关系的优先)
第二梯队:人户分离(有房产/租房或集体户口)
第三梯队:非沪籍
1、符合标准的积分居住证持有者(有房产优于无房产,积分分值高低等排序)
2、符合标准的临时居住证持有者(有房产优于无房产、临时居住证办理的先后顺序)
以上只是针对上海的公办小学。
如果自家的小朋友真的很优秀的话,有居住证积分也是可以让自己的小朋友去考民办,俺认识的一位家长没有上海户口,小朋友读的是徐汇四大民办之一盛大花园小学。
要知道这位爸爸在小朋友还是中班的时候就开始抓小朋友的教育,在幼升小来临之前更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培养自己的小孩。
有多少家长可以做到?且做对方向?
要知道热门民办小学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比公办的还要大,公办只要家长努力在金钱方面跟的上,小朋友进对口学校的概率几乎是100%。
而民办学校难就难在不仅仅是对家长有要求,同时对小朋友自身也有要求,小朋友要通过层层面试,打败与自己共同竞争的其余10名小朋友,也就是说只有10%左右的概率可以进入到家长心仪的学校。
所以上海户口是用来保下,而不是求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