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放弃50万年薪去深圳当中学老师,你觉得博士当中学老师可惜吗?

博士当中学老师,我觉得挺好的,这样可以给下一代不一样的视角和体验,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博士“从教热”背后反映出教育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观察和梳理近年来博士到中小学从教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其去向有一些共同特征:以中学为主,以名校为主,以北上广深等一

清华博士放弃50万年薪去深圳当中学老师,你觉得博士当中学老师可惜吗?

落户深圳咨询二维码  

  博士当中学老师,我觉得挺好的,这样可以给下一代不一样的视角和体验,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博士“从教热”背后反映出教育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观察和梳理近年来博士到中小学从教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其去向有一些共同特征:以中学为主,以名校为主,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名校为主。而且,人们对此类事件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2年,中科院某博士毕业生放弃科研选择中学教书,其导师发长文痛心人才浪费,引发很多人共鸣;而如今,更多人对博士毕业生到中学教书表示理解,认为这是“用脚投票”的结果,且会引发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鲇鱼效应”。

  这与近年来我国教育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有关。一方面,是需求侧的变化。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长久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更多是采取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是适应工业时代的产物。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容易形成惰性,难以跳出应试教育的框框。但近年来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尤其是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更加多元,更加要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从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出发设计课程,增强互动。

  这种转变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教师不仅是课程任务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可能。而且,随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更加强调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如何更加自然地融入到各级各类教育中去,而不是依旧通过考试的方式去争夺学生和家长的时间与精力投入,产生新的“唯分数”倾向,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考验着学校的办学智慧,并对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供给侧的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拥有大学学历的群体规模更加庞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博士毕业生群体中,首选还是在高校任教,希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来。但是,近年来高校任教的门槛普遍水涨船高:“双一流”高校基本都要从博士后做起,三年一个聘期,两个聘期内不能获得长聘岗位很可能就要“非升即走”;即便是选择应用型大学或者高职院校获得长聘甚至编制的可能性较大,但也要凭过硬的综合条件过关斩将才有胜算——名校学历、论文发表、竞赛获奖等等。

  供给侧所提供的人才越来越多,需求方自然就会提高条件进行筛选,行动者也自然会根据自身条件和目标“用脚投票”。尤其是把高校或科研单位作为就业首选的博士毕业生群体,其就业偏好更多是教学和科研,自然就会将有名望、条件好的中学纳入求职目标。比如中心城市的知名中学往往能够提供一流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尤其是解决户口、编制,以及大概率保障子女在任职学校接受教育。这些条件和入职高校的竞争激烈、流动性大的状况相比,不但具有很现实的吸引力,而且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认为基础教育领域同样也能为其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教育理想的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落户咨询2
最新资讯
落户咨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