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Q4&年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年度人口吸引力排行TOP10,排在前四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
一线城市一直都是最受外来人口青睐的地方。但许多二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纷纷抛出“零门槛”落户、租房购房优惠、现金补助等措施,“抢人大战”不断升温。
究竟什么样的因素能够长期留住人才?小编从落户门槛,小学生数量、高校数量、在校大学生数量、医院数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广州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如何?在争夺人才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常住人口高速增长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城市吸引力的增强。
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与深圳近三年常住人口保持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449.84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45.49万人。2015年到2017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42.06万、54.24万、45.49万,年平均增长约47万。
深圳的增长势头更猛,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2.83万人,净增约62万人。2015年到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60万、53万、62万(其中,2017年并入深汕特别合作区增加7.57万常住人口)。
而北京和上海,由于受到严格的人口控制,2017年末的常住人口均出现微幅下跌。其中,北京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上海为2418.33万人,减少1.37万人。
和二线城市相比,广州与深圳的人口吸引力也占据“绝对优势”。2017年广深两座城市新增人口之和超百万,几乎相当于杭州、长沙、郑州、武汉等8城市之和。
2017年全国部分城市常住人口增量(万人)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北京、上海收紧人口指标,带来了“挤出效应”。而广州、深圳放宽落户政策,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再加上广州每年招收二十多万的大学生。另外,广州近两年在招商引资上做“增量”,引进富士康、思科、LG等大项目落户,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在孙不熟看来,这些是广州常住人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此外,京沪常住人口接近城市人口规模红线,近几年以“赶人”为主。而广深对待人口的态度完全不同,未来仍有较充足的增长空间。
在广州今年初发布的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草案中,到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这也意味着未来18年还有约550万人口增量空间,平均每年可增加的人口在30万左右。
深圳到2020年的人口规模红线是1480万,未来3年还有约227万的人口增量空间,平均每年可增加约76万人口。
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
每个工作日,地铁3号线、5号线高峰期拥挤的车厢里,满载着在广州这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小Y便是其中一员。2016年夏天,研究生毕业的小Y离开了学习生活了七年的北京,来到广州天河的一家证券公司从事投资方面的工作。“在北京为了兼顾户口,只能找一些事业性的单位。我觉得年轻时应该先拼一把,所以选择这种市场化同时竞争力比较强的单位。”
在小Y看来,选择广州的附加原因也很多。“相比于北京的雾霾,广州有更好的自然环境。”此外,广州的生活气息浓厚,同样吸引小Y留下。
广州在落户方面相比北京、上海有何利好呢?
小编梳理北上广深的最新积分入户政策发现,广州在一线城市中门槛相对较低,且近年来有进一步降低的态势。
持有当地居住证是北上广深积分落户的硬性要求。但目前各地居住证办理条件相对比较宽松,影响较大的是社保缴费年限。北京要求的社保缴费年限与上海一致,均为7年;广州仅要求4年,深圳为7个月。在这点上,广州的宽松程度仅次于深圳排第二。
申请分值线方面,广州达到85分即迈过“入户门槛”,而上海和深圳分别需要达到120分、100分。北京实行“浮动分数线”,最终按照积分多少来排序决定入围者,申请难度最大。
学历方面,深圳门槛最低,对积分入户的学历无要求。广州也比较宽松,从高中(含中职)起步,本科、硕士、博士享受同样的加分。北京和上海则要求至少为大专(高职),且学历越高,加分越多。
如果说京沪的政策更有利于高学历、有房者等城市精英人群,广州的政策受益人群更广泛,对人才释放出更加友好、包容的信号。
广州不仅针对创新创业人员、急需工种或职业资格人员给予积分入户加分,以吸纳各类人才。亦是全国首创积分入户“租售同权”的城市。
今年7月起开始实施的《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试行)》规定,今后申请人在广州申请户籍、子女学籍时,合法租赁住房和自有产权住房将享受同等积分上限。
在人才引进入户方面,广州也放宽了年龄限制,将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入户广州的年龄门槛从35岁提升到了40岁。
正因为如此。数据显示,2017年末,广州户籍人口为897.87万人,净增27.38万人。其中,户籍迁入18.06万人,机械增长13.35万人。相比2016年,户籍迁入人口增长约50%,机械增长人口接近翻倍,均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在校小学生、大学生人数最多
城市“抢人大战”,抢的主要是年轻人。广州的人口结构较为年轻。18-34岁的中青年占人口比例高达65%,其中,18-24岁年龄段占比35%,25-34岁占30%。
“抢人”之后是“留人”。留住年轻人主要靠的是什么呢?小编从教育、医疗等方面,分析广州的城市吸引力。
小学生数量往往与年轻家庭“挂钩”。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2017年广州在校小学生的总量突破100万人,达100.47万人,位居一线城市首位;深圳、北京、上海紧随其后,数量分别为96.45万人、87.6万人、78.49万人。
其中,2017年北京、广州、深圳在校小学生分别比2016年增加0.8万人、3.62万人、5.35万人,上海比2016年减少0.48万人。
增量方面,广州仅次于深圳排第二,且连续三年呈增长趋势,增幅分别为4.20%、3.27%、3.74%。
高校数量方面,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中国高校名单显示,广州高校总数为83所,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92所、武汉84所。此外,上海高校数量为64所,而广州最大竞争对手深圳,高校数量仅有7所,不足广州的十分之一。
众多高校为广州带来了丰富的人才。2017年广州在校本专科生数量达106.37万人,位居各大城市首位。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在校本专科生数量分别为58.1万和51.49万,约为广州一半左右;深圳在校本专科生数量最少,仅为9.67万,不足广州的十分之一。
但从在校研究生数量看,京沪的优势更凸显。2016年,北京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以29.2万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上海14.5万,广州以8.23万位居第五。这一成绩低于二线城市武汉(11.5万)、南京(11.04万)、西安(9.47万)。
仲量联行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12强》报告指出,在校学生数量显著拉升了广州的综合教育实力,广州“教育指数”排名全国第三,“人才指数”排名全国第四。
“租购同权”增强人才吸引力
“租购同权”背景下,广州对人才的吸引力或进一步提升。
去年7月份,广州印发《广州市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全国首个提出租房者和购房者子女享有同样就近入学权利。
截至目前,广州11区已经有7个区出台“租购同权”相关细则。荔湾、越秀、海珠、黄埔等区相继出台了新的积分入学“租购同权”方案。
深圳人口的快速增长,将带来学位资源的紧缺。深圳教育局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市公办小学小一学位缺口将达到6.1万个,公办初一学位缺口0.32万个。
广州则频频释放出利好。公开信息显示,广州现有中小学校1400余所。至今年底,将新改扩建学校129所,新增学位16万个。根据相关规划,今后10余年内,广州中小学校将增至2184所。
此外,广州还在黄埔、花都、南沙等外围区域引进名校落地。目前已引进执信中学在从化合作共建广州市执信中学从化实验学校,市第二中学进驻科学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进驻大学城,华侨中学进驻金沙洲等等。
医疗方面,广州领先于深圳,仅次于北京、上海。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从万人病床数看,深圳为27.53张,约为北京、广州的1/2,上海的2/3。从三甲医院数看,深圳仅有11家,是北京的1/8,上海和广州的1/5。
最新发布的2017届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排行榜”排行榜显示,前100强医院广州占据了11家,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此外,目前广州拥有超过30家三甲医疗机构,在广东省处于领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