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队”落户到西丽湖论坛,洞见深圳创新“元宇宙”

2021岁末的深圳,科技创新的精彩停不下来。12月25日,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家队”重点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正式落户深圳,央地强强联手,要在大湾区干一番科技自立自强、构筑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大事业。12月27日,科技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西丽湖论坛正式拉开大幕。论坛以“创新·

从“国家队”落户到西丽湖论坛,洞见深圳创新“元宇宙”

落户深圳咨询二维码  

  2021岁末的深圳,科技创新的精彩停不下来。

  12月25日,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家队”重点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正式落户深圳,央地强强联手,要在大湾区干一番科技自立自强、构筑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大事业。

  12月27日,科技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西丽湖论坛正式拉开大幕。论坛以“创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4场平行论坛,X场配套活动,政府领导、各领域专家学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等上演科技创新发展的大交流。

  如果说元宇宙是当下创新发展的最热风口之一,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亮相的深圳,正透出别样的科技创新“元宇宙”。

  硬核科技的原力觉醒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早已被列入国家核心战略,亦成为举国上下共识。其中的关键之关键,无疑是掌握真正的硬核科技,让我们打破封锁圈,突进无人区,抢占发展制高点。

  拼科技,深圳学霸辈出。

  在产业层面,华为自不必多言,早已被誉为中国科技产业王冠上的明珠;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多项核心专利构建起技术壁垒;比亚迪在动力电池、IGBT、电机、电子控制等核心技术方面成绩优秀。

  就在近1个月,深圳的技术光荣榜上,不断增添一颗一颗勋章。

  11月18日,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21)发布新一期国际IO500排行榜,鹏城实验室与优势科技力量联合研制的“鹏城云脑II”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以极具优势的评测分数连续第三次获得IO500全系统榜和10节点规模榜两项世界冠军。

  12月8日,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清华大学、腾盛博药合作研发的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

  12月22日,深圳先进院科研团队在合成生物学基础上融合BT和IT设计出快速自愈的活体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

  拼真正有含金量的硬核科技,深圳更是认真的。

  政策层面,科技创新早已成为各类计划纲要中的高频词。深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墨众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已经成为比N多个亿还重要的小目标。

  首届西丽湖论坛本身便有着深刻的创新寓意,那就是:打造原创科学思想与科技成果的发布与交流平台、前沿科技产业的发现孕育与展示平台、大湾区协同创新生态的共建共治平台、与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对接联动平台。

  西丽湖论坛所在的深圳南山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正立志做“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科技、教育、产业、金融“四融合”示范区,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高地,国际科技开放合作的引领区”,正朝着创新的彼岸极速前进。

  科技军团的银河战队

  科技创新的竞争,早已从单兵突进转向千军万马的集群作战,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团是万万不行的。

  深圳,超过2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4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69家“专精特新”企业等,早已汇聚成一支星罗棋布的银河战队。

  西丽湖论坛举办地的深圳南山,不仅是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是超过4100家,规上企业达8086家,且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占广东全省1/10。

  除了人们熟知的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深圳还有众多响当当的科技高手,研祥领跑特种计算机,金蝶称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华科创智笑傲新材料领域,以及迈瑞、艾斯德、华星光电等产业优等生。

  还有一大波苦修技术内功在科技大潮中逐浪前进的种子选手,正梯队上升,汇聚起深圳科创的满天星。

  今年前三季度,创想三维等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增长迅猛,169家中有151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9.1%,高于全市工业增速34.3个百分点。

  最新落户的中国电子携产业国家队的力量,正为深圳战队增添一个能量满满的闪亮星系。

  在深圳并肩仰望星空的,还有更多创新机构与人才。

  数据显示,深圳已建设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创新载体2746个。同时,各类人才总量已经超过600万人,其中全职院士人数72人、高层次人才超2万人、留学回国人才超18万人……

  明星团队、明星人才与明星企业的相遇,聚变出创新发展的强大引力波。

  2021年前三季度,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总量继续位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产业集群)合计实现增加值8575.4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4%。

  多维空间的创新天地

  星光耀满天,未来更可期。

  在深圳,有四个“90%”的创新场景,即: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来自于企业。

  在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使命中,深圳更多的大小科创行星正在冉冉升起,一个多维的创新空间正更加广阔。

  2020年,深圳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3%,市级科研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比重从12%提高到30%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7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居第一。

  一条“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让深圳形成让各种市场要素交互发挥最大效用,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精妙互动的全新科创生态。

  简单来说,人财物,三个干事的必备因素,都有保障。

  首先,人才有保障。深圳积极促进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让科技人才更好地挥洒才华。

  其次,财源有保障。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是我国首部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固定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比例应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百分之三十。同时,深圳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构建引领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助力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跨越“死亡谷”。

  再次,物力有保障。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深圳布局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科研人员利用大设施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在南山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产业创新链条正在区域发展中迈出神助攻的步伐,让片区在科技、教育、产业、金融“四融合”上劲头足够犀利。

  高等院校方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让片区成为深圳高校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

  创新载体方面,片区布局鹏城实验室,拥有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519家,还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9所诺奖科学家实验室等一批高层次创新平台。

  人才集聚方面,4.54万在校生和1.5万科教人员英才济济。同时,片区覆盖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有国高企业800余家,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紧邻的前海、后海、深圳湾等总部基地又可以为企业做大做强后向全球延升提供最佳平台。

  未来五年的目标,深圳早已立下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鲜明的flag,让城市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

  大湾区内,深圳湾畔,创新的元宇宙如何持续爆发,值得期待!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落户咨询2
最新资讯
落户咨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