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没有研发就等于什么都没有,没有创新就只会坐吃山空。”对于已成长为国内国际顶尖的高精尖数控机床生产厂商的深圳兴富祥而言,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研发高端智能设备,“每时每刻都在创新”是现实需要也是成功秘诀。然而,2011年落户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这次“创新”,却一度在业界引发强烈“质疑”:在如此偏远的地方搞高端制造业,人才哪里找?资源在哪里?市场在哪里?
“贵州与瑞士相似,都处于内陆腹地。瑞士人能够在大山里发展高端制造业,人家一个小山村就能生产劳力士手表,世界知名机床制造企业阿奇夏米尔的工厂同样是在村寨上。”面对质疑,深圳兴富祥科技公司董事长彭洪富,作为一名在外打拼多年的贵州人,毅然决然将情怀融入梦想,2011年通过招商引资回黔发展。在他看来,内陆深山交通虽然不如沿海便利,但兴富祥的主打产品无心磨床和数控加工中心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对于交通并不十分依赖,完全可以在贵州实践。
仅仅几个月,丹寨县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厂房建成投产,作为当地最早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兴富祥为丹寨县带来的还有一种“创新”的工业模式。“为梦想而战,打造中国‘瑞士’”“让中国创造成为世界标准”……厂区随处可见标示着企业目标和意志的宣传标语。
“目前丹寨公司300多名员工中有90%以上是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本地人。”自落户起,兴富祥先后与丹寨县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合作,精准定向培养本地技工。
“办企业最怕的是刚刚培养到能做事了,人突然跑了。”经过多年的实践,彭洪富发现,“再强的研发团队,再高端的研发技术,最终也必须得有一批稳定的技术工人来实现。来自贫困县的学生,本身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不会那么浮躁,收入可观,让他们有获得感。丹寨为企业稳定了一批‘蓝领匠人’。”
“疫情期间,我们工厂很快就开工了,因为我们的员工几乎都在丹寨。”丹寨县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梅小情说,“人才队伍稳定,产品质量才能稳定。‘内地工厂沿海工资’物超所值。”
“没想到你家能准时交货。”2020年10月,某知名手机品牌技术团队赴丹寨兴富祥考察时提出:“如果你们的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不好,我们现在也不会站在你面前,你们完全可以跟北京某某(一家名企)PK,我们唯一担心的交付率,事实也证明是我们多虑了。”
原来,该品牌某代工厂找到兴富祥,希望研发设计一款加工watch智能手表表盖壳的数控机床。2020年3月至6月,从设计、研发、验证到批量生产,丹寨兴富祥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成功交付1100台玻璃雕铣机。设备质量、研发生产效率让人惊讶。彭洪富说:“在供应链全球采购的时代,培养一支稳定的蓝领队伍是多么重要。现在来看,贵州交通大发展,区位优势显现,我们在丹寨建厂是对的!”
“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2015年十大新贵商”“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打造“中国瑞士”,兴富祥的自信不仅来自于“行业标杆”“黄埔军校”等美誉和荣誉,还来自于其拥有的贵州省唯一的机床研发公共平台——中小型数控磨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主打产品无心磨床“亚纳米级”(约为头发丝的百分之一)的精度标准,“能做到我们这个精度的行业人才基本都是我们培养出来的。”
“贵州能做出这种品质的设备?”面对客商难以置信的“质问”,梅小情自信地说,“因为客户需求不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历经上千次重要技术突破,可以说业界很多新名词都是我们取的。”
在丹寨,兴富祥不断加强和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从铸造件到加工到钣金到装配再到调试,“每一个工序都可以成为一个工厂”,产值从最初的1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5.2亿元。梅小情说,“我们在丹寨培养的这批队伍,在智能化、个性化非标产品设计、生产等方面都在不断取得突破。”
“把任何一个产品做到极致,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是彭洪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制造业精益求精,需要强大而稳定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支撑”。在丹寨建厂的成功,让他心中又有了新的规划:“我们准备在丹寨建校——与高校合作,共建‘先进制造技术学院’,采取学校、工厂双学历做法进行精准培养,在学分设置上工厂实践占60%,学校理论知识占30%,自主创新占10%……”
本网记者:张亚石琳婕
一审:卢彦竹
二审:任端毅
三审: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