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6日电启用了22年的暂住证,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了?羊城晚报消息,正在召开的深圳市两会上,深圳市长许宗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圳将试行居住证制度。如何推行?农工党深圳市委提出集体提案,建议借鉴美国的社会安全号码制度。
失去法律依托暂住证办证率直线下降
深圳于1984年启用暂住证,1990年启用“非劳务暂住证”。从1984年至今,暂住证制度一直是深圳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管理的主要做法。
暂住证制度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些根本性缺陷。
“暂住”二字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委员们认为,暂住证制度的强制性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暂住证储藏的信息只是静态信息,无法实现对人口的动态管理。随着人口流动和人户分离现象的日益普遍,随着人们人格意识的觉醒和以人为本观念的增强,暂住证制度的实施阻力越来越大。特别是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暂住证制度的强制性失去了法律依托,办证率直线下降。目前,深圳非本地户籍人口的办证率已降至50%以下,暂住证作为社会统计、规划和管理之人口学依据的功能已丧失殆尽。
去年8月,深圳出台了旨在控制人口的“1+5”文件。但遗憾的是,“1+5”文件仍然沿袭了暂住证制度的老路。它并没有对暂住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进行全面的反思,而是将人口管理的失控归因于该制度贯彻得不够彻底。以其中的《深圳市暂住人口证件和居住管理办法》为例,它对于实效性越来越差的暂住证制度进行了重申,并加大了对违反该制度的有关各方的处罚力度。该办法规定,凡拟在深圳停留两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员,必须办理暂住证;居住于出租屋的暂住人员,必须在三日内办理暂住证。拒不办理暂住证的暂住人员,将不得继续租住房屋,也不得被任何单位录用。而违反该办法的房屋出租方及用人方,将受到重罚。由此可见,“1+5”文件不仅置暂住证制度的种种根本性缺陷于不顾,反而将其推向极端。
推行居住证制再不用挨家挨户查户口
农工党深圳市委认为,以居住证代替暂住证是大势所趋。居住证制度应该不含任何歧视色彩;不具有强制性;承载的信息必须是动态的信息;必须保证较高的办证率。
建议新的居住证制度应打破户籍制的限制,覆盖深圳的全部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
问题来了,如何在人们自愿申领的前提下,保证居住证的办证率。可以从美国的社会安全号码制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把申领居住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那些该申领却未申领居住证的人在深圳寸步难行,逼着他们要么按规定去申领居住证,要么离开深圳。他们建议,除规定不申领居住证不得在深圳租住房屋、劳动就业外,还可规定,不申领居住证,不得在深圳开设固定电话户头、移动电话(包括市话通)户头、银行账户以及燃气账户,这四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打算久居深圳的真正指标。这样的居住证制度比起“凡拟在本市居住×月以上者,必须办理……”之类的看似强制、实际上难以执行的规定来,更能保证办证率。也就是说,再不用挨门挨户地“查户口”,再不用沿街盘查过往行人的证件,再不用开具让人叫苦不迭的罚单。人人申领居住证将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周敏金璐)